块类中药图片大全,常见药材鉴别与功效全解析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好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说想了解"块类中药",正好今天整理药材图库时翻到这类药材的照片,干脆给大家做个图文详解,这类根茎块状的中药看似相似,其实各有门道,掌握这几个鉴别要点,小白也能变行家!

茯苓(俗称"云苓") 这白白胖胖像芋头的家伙可是健脾祛湿的明星,药店里常见的有切成块的"茯苓块"和打成粉的"茯苓粉",正宗的茯苓断面细腻,嚼着有点粘牙,要是尝出辣味可就有问题了,记得看纹理,天然形成的裂纹像树根一样自然舒展,人工切得太规整的反而要警惕。

葛根(野葛与粉葛区别大) 葛根分两种,野生葛根外皮粗糙像树皮,断面纤维多;种植的粉葛白白嫩嫩,切面光滑得像雪花糕,最简单鉴别法:拿刀片刮点粉末,加水滴揉,出乳白色葛根素的就是好货,感冒发烧时煮葛根汤,加点生姜效果翻倍。

三七(参中贵族) 别看都是块状,三七的"铜皮铁骨"可不是吹的,表皮灰褐色带横向皮孔,掰开后断面青绿色,闻着有股特殊的草香,记住口诀:"猴头虎尾菊花心",指的是顶端瘤状突起,底部渐细,切开后放射状纹理像菊花,跌打损伤时用田七粉敷伤口,止血化瘀效果一流。

白芷(香气扑鼻的美白高手) 这带着浓郁香气的白色块根,表面常有棕色斑点像长了雀斑,新鲜断面是闪亮的淡黄色,放久了会变暗,做面膜用选当归同款的"香白芷",炖肉时丢几片能去腥增香,不过孕妇要忌口,这活血的本事太强。

半夏(有毒却能化痰) 别被它光滑的外表骗了,生半夏可是有毒的!正宗的呈圆球形,表面有细密的环纹,像缩小版的乒乓球,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常见的有姜半夏、法半夏,喉咙有痰咳不出时,含片半夏能神奇化解,但千万别直接嚼生品。

川芎(头痛克星) 这棕黄色的"蝴蝶片"是川芎的特色标志,像被蝴蝶翅膀包裹着,闻着有股浓烈的臊味,像香菜混合汽油的味道,切片越薄越好,泡水后会卷曲成波浪形,女性经期头痛煮川芎茶,配上红糖效果更佳。

地黄(生熟两重天) 鲜地黄是长条状的淡黄色,像红薯又带点透明感;加工后的熟地黄变成乌黑发亮的"黑玉",新鲜地黄直接榨汁喝清热凉血,但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九蒸九晒的熟地才是补肾良品。

黄芪(补气王者) 金盏银盘说的就是它,外皮棕黄带纵皱纹,切开后淡黄色像蜡质,好的黄芪质地绵软像海绵,轻轻一掐就有痕迹,炖鸡汤时放几片,汤色立刻变得金黄诱人,注意别买硫磺熏过的,闻着有刺鼻酸味的就是假货。

附子(毒药也是良药) 这黑褐色带麻点的块根可是猛药,必须经过专业炮制,正宗附子断面油亮半透明,像黑曜石一样,民间有用附子泡脚治老寒腿的偏方,但千万记住:必须先煎煮两小时以上,去掉麻舌感才能用!

天花粉(消渴圣品) 别被名字误导,这不是花粉而是块根,表面黄白色有细根痕,像布满星星的月亮,糖尿病人常用它煮水喝,能生津止渴,新鲜天花粉还能外敷治烫伤,但孕妇千万不能碰,滑胎风险极高。

最后说个实用小技巧:鉴别块类中药时,看、闻、尝、折"四字诀,看纹理色泽是否正常,闻气味是否纯正,尝味道是否符合记载,折断面观察是否自然,现在药店灯光太亮,建议拿到自然光下对比更准,收藏本文慢慢对照,下次去药房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