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双补就靠它们!这5种中药让你告别虚弱乏力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总感觉累得喘不上气?爬个楼梯都腿软?照镜子发现脸色发黄没精神?十有八九是气血不足找上门了!别急着买保健品,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补气补血中药可比那些"网红产品"实在多了,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五位"气血双补高手",全是药食同源的宝藏,学会搭配能让你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黄芪:补气界的扛把子

这个长得像鸡爪的药材可是中医里的"万能搭子",早上总犯困、动不动就出虚汗、说话有气无力?这都是气虚的典型症状,黄芪最擅长的就是给身体"充气",就像给轮胎打足气一样。

我同事王姐以前每天下午必犯困,现在保温杯里常年泡着黄芪+枸杞+红枣,她说以前开会总忍不住打哈欠,现在精神头好得像换了个人,不过要注意,感冒发烧的时候千万别碰黄芪,这时候补气反而容易"上火"。

实用小贴士:黄芪炖鸡最经典,记得选内蒙古的黄芪切片,炖汤前先用水泡20分钟,上班族可以直接用黄芪+玫瑰花泡茶,既能补气又能美容。

当归:妇科圣药也是补血专家

说到补血,十个女人九个知道当归,但这味药可不只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气血两亏照样能用,它最大的特点是能让血液流动起来,特别适合手脚冰凉、月经量少的人群。

我妈以前总说"十女九寒",每次生理期都要给我煮当归生姜羊肉汤,刚开始我觉得羊膻味重,后来发现喝完确实不怕冷了,现在我自己改良成当归蛋,做法简单:当归10克+鸡蛋2个+红糖少许,煮熟后喝汤吃蛋,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冰凉的人。

划重点:当归虽好但不能单用,最好搭配黄芪(经典的当归补血汤就是两者1:5的比例),湿热体质的人要少吃,吃完舌苔变黄就要停。

党参:平民人参不上火

很多人以为补气就得吃人参,其实党参才是我们普通人的日常之选,它补气力道温和,不会像人参那样吃多了流鼻血,特别适合长期体虚的人慢慢调养。

我奶奶有个养生秘诀:每年秋天把党参、山药、莲子一起磨粉,每天早晚冲一碗,她80岁了还能自己下楼买菜,都说这碗"三白糊"功不可没,现在超市就有现成的党参片,用来炖排骨汤特别鲜,记住要最后15分钟才下锅,不然会煮化了。

注意:正在长痘痘、便秘严重的朋友暂时别吃,党参偏温补,这时候吃容易火上浇油。

阿胶:补血圣品要会吃

别看阿胶广告铺天盖地,真正会吃的不多,这种驴皮熬制的胶质最适合血虚人群,特别是产后妈妈、月经量多的姐妹,但它性质黏腻,脾胃虚弱的人直接吃可能会消化不良。

我表姐以前把阿胶块当零食啃,结果总是胃胀,后来改成东阿阿胶粉,每天早晨用温水冲着喝,再加两勺蜂蜜,现在面色红润得很,推荐大家试试阿胶牛奶羹:阿胶5克+牛奶200ml+核桃碎,微波炉叮1分钟,比奶茶健康多了。

重要提醒:感冒期间、湿气重(舌苔厚腻)时不要吃,孕妇要问过医生再吃。

熟地黄:滋阴补血的低调王者

黑乎乎的熟地黄可能是最难入口的,但效果绝对惊艳,它特别适合阴虚血少的人,表现为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头发早白,很多补肾名方里都有它的身影。

我朋友小林以前经常熬夜掉头发,中医让她用熟地黄+黑豆煮水喝,现在她每天抓一把熟地黄和陈皮泡茶,说是头发没那么油了,睡眠质量也好了,不过这东西有点滋腻,建议搭配砂仁、陈皮这类理气药材。

食用禁忌:痰湿体质(舌头有齿痕、喉咙总有痰)要慎用,吃了可能会更不舒服。

黄金组合这样搭

单用一种固然有效,但中医更讲究配伍,分享几个经典搭配:

  • 黄芪+当归(5:1比例):经典补血汤,适合面色苍白、头晕眼花
  • 党参+熟地:气血双补,特别适合备考学生、加班族
  • 阿胶+黄酒:增强吸收的经典吃法,怕腥的可以加红枣枸杞
  • 四物汤升级版:在当归、川芎、白芍基础上加黄芪、党参

这些人要特别注意

  1. 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先祛湿再进补
  2. 感冒发烧/急性炎症:停下所有补药
  3. 孕妇/哺乳期:避开活血化瘀的药材
  4. 儿童青少年:少量短期用,别长期吃

气血调理是场持久战,别指望吃两天就能容光焕发,建议每周喝3次补汤,配合晚上11点前睡觉、每天快走30分钟,坚持三个月才能看到明显变化,如果吃补药后出现上火、腹胀,说明吸收不了,要及时调整配方或咨询中医师。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学会观察身体的反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滋补方式,毕竟咱们调理气血不是为了当药罐子,而是要活得神清气爽,连指甲盖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