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身体乏力,吃饭不香还经常胀气,去看中医才知道是脾虚在作怪,这脾虚啊,就像是身体的发动机动力不足,消化不好、气血运行慢,整个人都没精神,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一份超实用的补脾中药清单,都是经过千年验证的经典药材,不过具体怎么用还是要听医生的叮嘱哦!
白术——健脾界的"万能选手" 这味药可是健脾领域的扛把子,就像厨房里的主厨,能调和各种食材(药材),它最擅长处理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便溏,特别是吃完东西就胀得难受的情况,平时煮粥时放5克白术片,配上小米红枣,连喝一周就能感觉到胃口变好,不过要注意,白术性温燥,舌苔黄腻的人要慎用。
茯苓——脾虚水肿的"排水专家" 如果你早上起来脸肿眼泡,小腿一到下午就胀得按出坑,八成是脾虚运化水湿不利,茯苓就像个智能抽水机,能把多余水湿转化成尿液排出去,推荐用茯苓粉做山药糕,20克茯苓粉配300克鲜山药蒸熟,当早餐吃特别合适,但阴虚火旺、口干舌燥的朋友要少用。
山药——药食同源的"补脾圣品" 这个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超市里随时能买到,新鲜的山药炖排骨汤最养人,记住要保留黏液,那是健脾的关键成分,如果是药店买的干山药片,每天15克煮水代茶饮也不错,不过感冒发烧期间要停用,不然容易闭门留寇。
人参——元气不足的"急救包" 真正需要补气的重症脾虚才用得上人参,就像手机快没电时用的充电宝,普通人日常保健可以用党参代替,3-5克切片含服就行,但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人参升阳作用强,服用后血压可能飙升。
莲子——心脾两虚的"双面手" 晚上失眠多梦,白天又累得不行?这种心脾两虚的情况最适合莲子,新鲜莲子直接吃,干莲子要提前泡发,推荐做法是银耳莲子羹,加几颗桂圆肉效果更好,不过莲子芯寒性大,体质虚寒的要去掉芯再用。
芡实——慢性腹泻的"止泻闸" 长期便溏的人衣柜里总备着芡实,它能收紧肠道就像给堤坝加固,用芡实粉掺面粉烙饼,或者与山药打成糊糊,都能缓解慢性腹泻,但便秘人群千万别碰,否则肠道会更干燥。
甘草——调和诸药的"和事佬" 很多补脾方子里都有甘草,就像炒菜放的味精,能协调各种药材,但单用效果不明显,建议3克甘草配其他主药熬汤,不过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浮肿,像每天喝甘草茶超过一个月就要停一阵。
陈皮——脾虚气滞的"通气阀" 吃完饭肚子胀得像皮球,这时候就需要陈皮来行气消胀,用橘子皮晒干就是自制陈皮,3年以上的才算道地药材,推荐用5克陈皮煮鱼汤,既能去腥又能健胃,但胃酸过多的人要少用,免得加重反酸。
砂仁——妊娠脾虚的"守护神" 怀孕后孕吐严重、吃不下饭的准妈妈,砂仁就是你们的救星,拿3颗捣碎冲蜂蜜水,能马上缓解恶心,不过这味药有行气作用,孕妇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普通脾虚没有妊娠情况的反而不需要特意用。
党参——平民补气的"小人参" 如果觉得人参太贵或有火气,党参就是最佳替代品,每天15克炖鸡腿,连汤带肉吃三天,脸色就能红润些,但正在感冒发烧、体内有炎症的时候要暂停,补错了反而帮倒忙。
最后要提醒大家,这些药材虽然温和,但也不能把自己当试验田乱试,建议先去正规中医院把脉辨证,搞清楚是脾气虚、脾阳虚还是脾阴虚,平时配合艾灸足三里、少吃生冷食物、保持心情舒畅,这才是调理脾虚的完整方案,毕竟脾胃是后天之本,养好了不仅能改善当前症状,更是在给健康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