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冷热交替最容易导致咳嗽反复,很多人咳得喉咙发痒、胸口闷痛,特别是早上起床总能咳出黄绿色黏痰,这种时候喝多少止咳糖浆都不管用,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总结出应对法子,今天给大家掏点压箱底的干货。
先搞懂你的痰从哪来 中医看咳嗽带痰特别有意思,不是说见痰就化痰那么简单,好比家里下水道堵了,光通不找堵塞原因肯定会反复,痰湿重的人舌苔厚腻,爱喝冷饮的可能有寒痰,总熬夜的容易生热痰,去年隔壁王婶咳了半个月,痰黄得像脓一样,结果发现是天天吃烧烤惹的祸。
三个经典配方对症下药
-
陈皮雪梨润燥饮(适合干咳少痰) 材料:新会陈皮8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陈皮泡软刮白瓤,雪梨去核切块,加水煮20分钟,这方子特别适合空调房待久引起的咽喉干痒,像办公室白领经常用嗓子的最适合,记得选三年以上的陈皮,新橘子皮反而刺激喉咙。
-
橘红茯苓化痰汤(针对白痰清稀) 配方:化州橘红1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 煮法:所有材料冷水下锅,大火烧开转小火熬半小时,我们广东人都知道雨天潮湿容易生痰,这时候喝这个比拔火罐还管用,上次朋友家小孩淋雨后咳嗽,连喝两天就不听见"呼噜呼噜"的痰声了。
-
鱼腥草罗汉果茶(黄痰咽痛专用) 配比:鲜鱼腥草30克、罗汉果半个、甘草5克 煎服:药材洗净捣碎,加水没过药材两指高,煮沸后焖10分钟,这组合堪称肺部清洁工,特别适合抽烟多或雾霾天导致的浓痰,注意罗汉果要选表皮毛多的,那种甜味正才够力道。
药材搭配里的门道 别小看这几味常见药材,组合起来各有千秋,陈皮就像厨房清洁剂,能把积滞的痰湿一点点溶解;茯苓好比吸水海绵,专门对付体内多余水湿;鱼腥草原名蕺菜,叶子搓碎能闻到鱼腥味,却是清肺热的高手,去年流感季我用这三个方子给楼里邻居配药,效果最好的都是严格按体质选方的。
煎药服药的小讲究 砂锅熬药最正宗,不锈钢锅也能凑合,头煎大火开锅后转小火咕嘟20分钟,倒出药汁再加水煎二遍,两次药液混合后分三次喝,饭后半小时温服最佳,有人嫌苦加蜂蜜,但治咳嗽的药最好别加糖,实在受不了就含块陈皮蜜饯。
日常调理比吃药更重要 痰多的人家里湿度计要常看,保持在55%最合适,枕头垫高15度能有效减少夜间呛咳,睡前用艾叶水泡泡脚引火下行,忌口方面要像和尚守戒律,牛奶、海鲜、冷饮这些生痰食物碰都不能碰,哪怕嘴馋也要等病好了再说。
上个月楼下开超市的张哥,咳嗽震得货架都发抖,痰盂每天倒三次,后来按他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的症状,给他开了改良版的鱼腥草方,配合穴位贴敷,三天就见效,所以说找准症结比猛吃药重要,大家千万别学网上瞎买川贝枇杷膏,搞不好越吃痰越多。
最后唠叨一句,要是烧到38.5℃以上或者痰里带血丝,千万别硬扛,中医治未病最拿手,但急症还得靠西医手段,收藏这几个方子应急用,关键时候真能救场,你家传有啥止咳妙方?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