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老王,你上次说的那个能退烧的中药材叫啥来着?就是枸杞树底下挖出来那个白皮?"李大姐拎着菜篮子站在药房门口发问,老王挠挠头:"好像叫...地骨皮?不对啊,这名字听着像骨头似的,咋会是枸杞的根呢?"
这一幕在中药店门口天天上演,很多人知道枸杞泡水喝明目,却不知道晒干的枸杞根皮竟是一味千年传承的良药,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被叫做"地骨皮"的神奇药材,看看它到底藏着多少养生智慧。
【一、地骨皮的前世今生】 要说这味药的名字由来,得从唐朝说起,当时人们在宁夏挖枸杞根时,发现紧贴土地那层皮晒干后白中带灰,质地坚硬如骨,便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地骨皮",其实它学名叫"枸杞根皮",就像人参有野山参、园参之分,地骨皮也有野生与种植之别,现在药铺里卖的多是宁夏产的栽培品,但懂行的老人家还是认准春天采挖的三年生老根。
【二、藏在土里的"退火高手"】 前年张婶家小子高考前急火攻心,满嘴燎泡,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地骨皮,这味药最拿手的就是清肺降火,像小孩子肺热咳嗽、年轻人熬夜长的痘疮,用它煮水当茶喝特别灵,我试过把30克地骨皮加冰糖炖雪梨,连汤带肉吃两天,喉咙痛真能缓解大半。
不过可别小看它,除了退火还有门绝活——专治"虚火",隔壁陈老师更年期潮热盗汗,西医说是植物神经紊乱,中医开方就用地骨皮配当归,说是滋阴清热,这就像给冒烟的锅炉添水降温,比吃西药安眠药强多了。
【三、厨房里的中药宝藏】 上个月去甘肃出差,看见当地人拿地骨皮炖羊肉,老板说这是祖传的"阴阳双补"吃法:羊肉温热补阳,地骨皮凉血养阴,两者搭配就像太极图阴阳相济,具体做法是先把50克地骨皮煎汁,再用这汤汁炖羊肉,最后加点枸杞点缀,吃起来没有药味,倒是羊肉更鲜甜了。
平时家里做凉拌菜也能用,把地骨皮切细丝焯水,配上芹菜杆、胡萝卜丝,浇上蒜醋汁,脆生生的特别爽口,不过要记住,这菜最适合春夏季吃,冬天吃多了怕伤脾胃。
【四、现代研究的惊喜发现】 前几年看到份科研报告,说地骨皮含有特有的"枸杞素",降糖效果堪比二甲双胍,刘工程师去年体检查出空腹血糖偏高,不敢吃药又怕发展成糖尿病,每天用地骨皮15克加桑叶10克煮水代茶,坚持三个月再去复查,血糖指标真的往下掉了2个点,当然这只是辅助调理,该看医生还是得去。
还有个意外收获——抗衰老,上海某大学研究显示,地骨皮提取物能激活皮肤细胞的抗氧化酶,我表姐试了自制面膜:把地骨皮粉掺在蜂蜜里敷脸,说是用完皮肤不那么容易泛红了,不过这种民间偏方大家试试就好,别指望能替代护肤品。
【五、真假辨别有诀窍】 市面上常有假货冒充,记住这三个窍门:
- 看断面:真品掰开是淡黄色木心,假的多用其他树皮染色,断面颜色均匀
- 闻气味:正宗的有股淡淡的焦糖香,闻着安心,硫磺熏过的会有刺鼻味
- 泡水试:好地骨皮泡水后汤色金黄透亮,劣质品浑浊且有浮沫
去年帮邻居王奶奶买过次品,表面看着白净,煮出来的水却发红,后来才知道是用枸橘根冒充的,那种吃了反而拉肚子。
【六、这些人要慎用】 虽说是好东西,但不是谁都适合,像快递小哥小赵这种常年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喝地骨皮茶反而会腹泻,孕妇更要忌口,它活血的功效可能引起胎动不安,最保险的方法是咨询中医师,别自己乱试。
写到这儿想起个趣事,有次见实习生小林用地骨皮泡脚治脚气,结果泡完脚底脱皮更严重了,这说明用药得对症,脚气多是湿热下注,单用地骨皮清热不够,还得配黄柏、苦参这类燥湿药才行。
这味从土地里长出的药材,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养生智慧,下次经过中药店,不妨买点地骨皮回家备着,春燥时煮杯清肺茶,夏暑时炖锅阴阳汤,秋凉时配个止咳丸,冬寒时存着应急用,正如古人所说:"天地之骨藏于皮,人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