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批三七品相不行啊!"
早上八点,普宁市中药材市场的摊位前已经热闹起来,老李蹲在一堆药材旁,随手扒拉两下,眉头一皱,转头对刚来的学徒小王唠叨:"做药材生意,眼光得比针尖还细!"
这话听着普通,却是普宁市中药材市场三十年沉淀下来的行规,最近市场挂出招聘启事,从质检员到直播运营,从仓储管理到外贸专员,十几个岗位虚位以待,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里要扩招,准是市场又要搞大动作了!
藏在巷子里的"千亿市场"
要说普宁市中药材市场,外地人可能只知道这是个"买药便宜"的地方,但要是跟着老档主阿娟走进市场深处,你会发现这里藏着整个华南药材行业的命脉。
"我们市场每天光三七就走货20吨,党参、黄芪这些家常药材更是按吨批发。"阿娟边走边算账,"去年交易额破300亿,今年新仓库建好,至少再涨三成!"
这话不是吹牛,走进市场办公楼,墙上挂着的"国家中医药特色小镇"牌匾亮晃晃的,二楼招商部的小陈透露:"马上要开通跨境药材专线,东南亚的客商都等着抢货呢!"
这次招的人到底要干啥?
市场公告栏贴着的招聘信息里,最抢眼的是"质检员月薪8000+绩效",老行家都知道,这活计是个"技术饭"——
- 药材质检员:得能捏得出石斛的胶质厚度,闻得清当归有没有硫熏味,每天对着显微镜挑杂质,错一克可能赔上万
- 直播运营专员:别以为只是对着镜头卖货,得懂"三七打粉""虫草炖汤"的门道,还得会讲养生段子
- 外贸跟单员:粤语英语自由切换,昨天刚谈下马来西亚的批量订单,今天就得盯着集装箱装陈皮
最让人心动的是"包吃住+年终分红"的福利,市场食堂阿姨每天变着花样炖汤,宿舍楼就在交易区对面,骑电动车收货比外卖小哥还方便。
为啥说这里是"药材人的黄埔军校"?
在普宁市场干了十五年的周师傅,现在带出三十多个徒弟,他指着仓库里码到天花板的药材箱说:"在这里干三年,全国药材市场的门道全摸透!"
- 实战教学:新人第一天就跟着老师傅跑档口,看如何用"观形、闻气、尝味、摸质"四招鉴定药材
- 行业资源:市场里藏龙卧虎,做虫草的王总说不定就是你未来的合伙人
- 晋升通道:从搬运工到档口主管,从主播到跨境电商负责人,每年都有人被挖去当职业经理人
去年入职的大学生小林,现在已经是抖音百万粉丝的"中药科普达人"。"市场让我用短视频讲药材知识,现在粉丝比我老家县城人口都多!"说起这事,小林眼里闪着光。
老档主说:来这里长本事,更要守规矩
在普宁市场,有个不成文的铁律——假药零容忍,每个新员工上岗前都要签《诚信承诺书》,质检部的老张开玩笑说:"我们这里查出来问题药材,罚得比卖真货挣得还多!"
但规矩严也有规矩严的好处,市场里流传着"三不原则":
- 不收来路不明的野山参
- 不卖过期五年的库存货
- 不哄抬灾情期的救命药价格
这些铁律让普宁市场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十大药材市场"榜首,来的客商都说:"在这里买的药,闭着眼抓都不会错。"
怎么应聘?门道都给你打听好了
想进这个"药材王国"不难,但要想混得好,得有点准备:
- 直接投简历:市场办公楼三楼人力资源部,每周三下午开放现场面试
- 找熟人推荐:市场里有二十多个同乡会,随便找个老乡引荐,录取率翻三倍
- 特殊通道:如果是中医药院校毕业,带着毕业证可以直接找招商部王经理
不过别以为进来就能躺平,老员工都记得前几年辞退的那个质检员——因为把当归和独活混装,当天就被市场通报除名。"药材行里,信誉比黄金贵。"这是每个新人都要刻在骨子里的话。
后记:前几天路过市场,看见新贴的招聘启事边围着一群人,穿衬衫的大学生在问直播岗位,戴草帽的药农打听搬运工待遇,还有个退休老中医想应聘顾问,这场景倒应了市场门口那副对联:"聚四海良药,汇八方英才",要我说,在这行能混出名堂的,从来不是靠嘴皮子功夫,而是手里有真本事,心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