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老祖宗传下来的话里藏着大智慧,今天要说的这位厨房常客,既是炒菜提味的佐料,又是中医眼里的"百搭将军",它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生姜,别看这褐皮白肉的小家伙个头不大,从古至今可是撑起了半部养生经。
【千年药食两相宜】 考古人员在长沙马王堆汉墓里发现了生姜的痕迹,算起来这截根茎已经陪伴中国人走过两千多年光阴,古代医书《神农本草经》早就给生姜盖过章,说它能"去臭气,通神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得更生动:"生用发散,熟用和中",简直就是给后世留下了一本姜的用法说明书。
老辈人常说"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这话真不是夸张,我邻居王奶奶九十岁还能纳鞋底,她的养生秘诀就是每天早上嚼片醋泡姜,中医认为生姜性辛温,能驱寒暖胃,就像给肠胃铺了层热气腾腾的棉被,那些手脚冰凉的朋友注意了,每天早晨含片嫩姜,比暖宝宝管用多了。
【厨房里的百变高手】 会过日子的主妇都懂姜的脾气,炖鱼时要放姜,这是基本操作;但要是碰到螃蟹宴,可得把姜切成细丝拌醋,既能去腥又解寒,我妈还有一手绝活:把剩下的姜末塞进鸡蛋液里煎饼,金黄喷香,专治晨起没胃口。
广东人煲汤讲究"老姜去皮马蹄清",他们用瓦罐煨出的老火靓汤里,必定躺着几片拍扁的姜,北方人腌酸菜要拿姜擦缸沿,说是能防杂菌,最绝的是浙江人家做姜酱,把嫩姜切丁拌蜂蜜封存,夏天冲水喝,比冰镇饮料还解暑。
【从头到脚的妙用】 上个月我重感冒,鼻子堵得像不通气的烟囱,外婆教我煮姜枣茶:三片鲜姜切丝,配上五颗掰开的红枣,咕嘟咕嘟熬上十分钟,连喝两天,居然真的打通了呼吸通道,后来查资料才明白,生姜里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相当于给身体做了次热石SPA。
办公室久坐的姐妹们注意了,每天用姜片擦头皮能防脱发,这招是我跟中医馆的推拿师傅学的,他说姜汁刺激毛囊的效果比生发液靠谱多了,现在每次洗头前我都拿姜块当梳子,虽然味道冲点,但头发确实掉得少了。
【藏在细节里的讲究】 挑姜可是门学问,行家看表皮,干燥带泥的正常,要是光滑水灵反而可能是硫磺熏过的,我跟着菜场姜老板学了一招:捏着姜蒂抖两下,分量实在的才是好货,存放时记得用沙土埋起来,这样能保鲜两个月不坏。
吃姜也有时辰讲究,早上吃如吃补药,晚上吃似吃砒霜,这话虽糙理不糙,有经验的中医建议下午三点后就别生吃姜了,免得上火影响睡眠,体质偏热的朋友可以改用醋泡姜,收敛了燥性,保留了药效。
【小心驶得万年船】 再好的东西也得适量,去年有个健身教练天天啃生姜减肥,结果口腔溃疡半个月才好,中医说每天不超过三片拇指大小的量最合适,孕妇看见姜汤要绕道走,哺乳期妈妈倒是可以适当喝点促进排恶露。
最后说个冷知识:生姜皮其实是味良药,做菜时留着洗干净晒干,夏天泡茶能治空调病,这就像拆礼物拆出两层惊喜,本来要扔掉的边角料居然还是宝贝,所以说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刻在基因里,这块小小的生姜里,藏着咱们民族几千年的生存密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