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中药风口"刷了屏,连楼下药店都开始卖酸梅汤养生茶,但你们知道吗?在贵州有个现成的中药饮片厂要转让,连生产许可证、GMP认证都齐活,这可不是普通的"二手设备",而是拎包就能开工的赚钱项目!
贵州中药产业暗藏多少机会?
贵州人都知道,咱们省可是"天然药库",前年官方数据就显示,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像太子参、石斛、钩藤这些道地药材占全国产量大头,现在国家又重点扶持中医药发展,连医保目录都新增了一堆中成药。
我认识的王总去年刚投了300万建饮片厂,结果发现上游供货商不靠谱,设备倒是全新采购的,德国造的烘干机现在还在库房吃灰,这种带完整生产链的转让机会,在行业里至少能省下百万时间成本。
这套转让套餐值在哪?
- 证照齐全:生产许可证、GMP认证、药品经营许可证三件套都在有效期,光这些资质代办就要20万+
- 现成产线:从洗药机到包装机全套设备,去年刚通过药监局验收,比买二手设备省心太多
- 渠道资源:原厂有稳定的医院药房供货渠道,仓库里还囤着价值80万的中药材原料
- 技术团队:5个老师傅愿意带岗培训,连质量检测的色谱仪操作手册都备齐了
上周刚有个浙江老板来看厂,当场算了笔账:接盘后直接对接他老家的连锁药店,三个月就能回本,现在转让方急得直跺脚,价格从280万砍到了199万。
谁最适合捡这个漏?
- 药店老板:自己加工饮片,利润空间直接翻倍
- 药企销售:拿现货供应大客户,比当代理商赚得多
- 退休药师:用技术入股,躺着收分红
- 返乡创业者:政策补贴+现有资质,申贷更容易
我表舅在遵义开诊所,上周去看了现场,车间3000平带冷库,实验室能做农残检测,连食堂的消毒柜都是304不锈钢的,他现在正纠结要不要联合几个同行一起盘下来。
避坑指南:接盘注意这些事
- 查环保备案:贵州对制药企业排污管得严,要确认环评报告在有效期
- 核对批文范围:看清能生产哪些品类,比如有些厂只能做普通饮片不能制毒麻类
- 库存清算:原厂留的药材要折价算,别当冤大头
- 债务问题:必须查税务清单,别接过账面外的欠款
建议找懂行的律师朋友一起去验厂,特别是要看看三年内的飞行检查记录,上次贵阳有个厂转让时藏着被处罚记录,新老板接盘后半年没拿到新订单。
现在出手能赚多少?
按行业潜规则算笔账:
- 常规饮片加工费每公斤8-15元
- 日产2吨的话,一年按200个工作日算就是400吨
- 扣除人工水电,净利润保守估计200万+
更别说现在中药材价格涨得厉害,猫爪草从去年18块飙到65块,蒲公英也翻了三倍,手握现成生产资质,完全能跟着行情波动赚差价。
听说转让方最近又接了个海外订单,实在忙不过来才忍痛割肉,这种机会在行业群里传得飞快,昨天还有重庆客商开车来实地探厂,要是真有心做中药生意,这周去谈说不定还能再砍砍价——毕竟厂房租金每天哗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