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千年药乡的财富密码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清晨五点的岷县当归城,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药香,老张蹲在自家摊位前,熟练地将黄褐色的当归切片摆成扇形,露珠还挂在叶片上。"这茬当归是霜降后挖的,甜味最足。"他随手捡起一片递给路人,指甲盖大小的切片在阳光下透着琥珀色光泽。

药香里的千年生意经

在岷县,家家户户都有本中药材经,县城西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占地近百亩,三千多个摊位像棋盘般铺开,每周三的"药市日",载满药材的三轮车会把街道挤成单行道,65岁的李婶守着自家黄芪摊,手机却不停响着微信提示音:"上海的老客户又补货了,说炖汤必须要咱们的'岷归'。"

市场东头老槐树下,王老板正对着手机屏幕指指点点,他身后堆着刚打包好的党参,快递单上写着"发往杭州某中医馆"。"以前都是等客商来收,现在直播开着就能卖全国。"他展示手机里的订单记录,上周刚有个韩国采购商通过阿里国际站下了200公斤的当归粉订单。

泥土里长出的金疙瘩

岷县人管种药材叫"务药",在十里镇的山坡上,新翻的泥土泛着黑褐色,药农老陈指着垄沟说:"这地晒了半个月,就等着种娃娃苔(当归幼苗)。"他家二十亩地,年年轮着种当归、黄芪、党参,"就像人吃饭不能总吃一样,土地也要换换口味"。

当归城里有条"加工街",空气里弥漫着烘烤药材的焦香,张记药坊的晾晒场上,刚挖的鲜当归正在"发汗"——用麻袋捂出汗液再烘干,这样药效才能锁住,老板娘边翻动药材边算账:"鲜货8块一斤收,加工后能卖到35,主要靠手艺钱。"

电商闯出新天地

90后小周的直播间设在市场二楼,背景摞着整箱的"当归礼盒"。"家人们看这个切片,不是硫熏的,是咱们农家自晒的......"他熟练地切换手机镜头,展示药材细节,去年疫情时,他帮村里大爷大妈卖出30吨存货,现在成了市场里的"网红经纪人"。

物流区每天要发出上千件包裹,顺丰小哥骑着电动三轮穿梭在摊位间,车斗里堆满真空包装的药材。"上午收的件下午就能到兰州机场",快递员老马指着远处的冷链车说,"新鲜药材走空运,当天采的当天发,跟快递樱桃一个速度"。

老行当的新玩法

市场管理处最近搞起"药材溯源"系统,每包当归都有二维码,扫码能看见种植经纬度、施肥记录,浙江来的采购商赵经理举着手机演示:"这茬当归播种时气温12℃,降雨量比往年多3成,这些数据对药厂很重要。"

年轻药商们还在开发新产品,有人把当归须做成养生茶包,有人开发黄芪面膜粉,大学生创业园里,几个年轻人正调试着当归提取物护肤品,"岷县当归甲素含量2.5%,比国标高0.8%,做高端护肤品有优势"。

太阳爬上当归城牌坊时,老张已经卖掉了半筐切片,他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笑道:"咱这行不怕竞争,就怕没人知道,现在连外国都知道'中国岷县',这就是招牌。"不远处,满载药材的货车正驶向高速路口,车身上的"千年药乡"广告牌在阳光下格外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