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药补不如食补",可真到菜市场看见那些根茎类的中药材,很多人又犯嘀咕:这黄澄澄的黄芪真是补气圣品?当归炖鸡到底会不会上火?今儿咱就掰扯清楚,让您明明白白用根茎养出好气色。
【人参:百草之王的进补讲究】 说起根茎类中药,压轴的必须是人参,前阵子老张家儿子考研,他媳妇天天给熬参鸡汤,结果孩子半夜流鼻血,其实野山参和园参脾气大不同,东北那种带芦头的野山参确实大补元气,但咱们日常保健用普通园参就够了,记住口诀:"西洋参凉补,高丽参热补,白参最温和",体质虚寒的老胃病患者,冬天含两片红参切片比暖宝宝管用,但高血压朋友可得悠着点。
【黄芪:厨房里的补气专家】 上周去同仁堂抓药,发现十副方子里八副都有黄芪,这金灿灿的蜜炙黄芪可是个多面手,气虚体倦时配上枸杞红枣煮水,比功能性饮料强百倍,但真正会用的主妇都知道,炖羊肉汤时扔几片生黄芪,既能去腥又能升阳举陷,不过要提醒湿疹反复的朋友,黄芪虽好却得忌口,不然越补疹子越欢实。
【当归:妇科圣药的AB面】 药房小妹说她们馆里当归卖得最快,多半都是买去煲四物汤的,这黑褐色的伞形科根茎确实有门道,整支当归煎服活血,当归头止血,归身养血,归尾破血,但见着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者,千万别跟着网红方子乱炖当归蛋,我邻居王姐产后血虚,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调理得面色红润,可她侄子偷喝了两碗立马嘴角起泡——少年郎阳气旺,这温补的药材得慎着用。
【甘草:和事佬的甜蜜陷阱】 要说最亲民的根茎中药,当属甘草片,小时候咳嗽妈妈总给含点甘草锭,现在知道这金黄色的小家伙是"国老",能调和百药,不过别小看这甜丝丝的根须,长期泡水喝可是会水肿的,上个月楼下刘叔拿甘草配菊花茶降血压,结果腿脚发肿来看中医,这才知道自己是湿重体质碰不得这"甘缓"的性子。
【川芎:头痛克星的霸道个性】 药店角落那灰棕色的拳头状根茎,可是治偏头痛的利器,记得去年办公室小陈痛经,老中医开了川芎茶调散,没想到这带着辛香的药材这么管用,不过川芎性格刚烈,孕妇见了要绕道走,血虚头晕的也得离远点,我们四川同事最爱用它炖鱼头汤,她说这搭配比鸡精提鲜得多,但每次只敢放三片——多了真怕窜得慌。
根茎类药材虽然接地气,但可不是超市白菜,就像人参得挑主根粗壮、须毛清晰的,黄芪以断面金黄有菊花心的为上,当归闻着该有股特殊的甜味,最重要的是明白"是药三分毒",哪怕看似温补的甘草,长期过量也会滞气伤脾,建议大家在药师指导下按体质选用,毕竟养生如浇花,润物细无声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