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李在朋友圈晒了他新挖的野生石斛,配文"广西山里遍地是宝"倒让我想起个事儿——上个月帮亲戚找八角批发渠道时,才发现水真深!作为在南宁螺蛳粉店打过工、给药店送过货的本地人,今儿就跟大伙儿唠唠广西中药材批发那些门道。
要说广西中药材的家底,那可真是祖师爷赏饭吃,咱们八桂大地光"桂十味"就够排面——肉桂、八角、罗汉果、鸡血藤,哪个不是响当当的招牌?更别说融安灵芝、昭平茯苓、靖西田七这些地理标志产品,去年中药协会那帮专家来考察,看着咱们玉林药市的吞吐量都直竖大拇指。
不过这行当里猫腻也多着呢!前年我表舅在桂林某个药材展销会订了批砂仁,结果拉回来发现掺了三分之一陈货,后来才搞明白,有些批发商玩的套路比中药方子还复杂,现在教大家三招鉴别好坏:
-
看产地标签别光听故事,说是贺州瑶药就真当瑶药?得看有没有"地理标志"认证,就像买六堡茶认准"梧州"俩字一样,去年我在金桥市场见过标"田州三七"的,老板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具体产地。
-
闻气味最实在,正宗桂莪术切开是浓郁的樟脑香,要是闻到酸腐味赶紧撤,上次陪老中医去检查货,他捏着干石斛说了句"这香味像被水洗过",转头就走。
-
摸手感藏玄机,好的广金钱草揉起来有韧性,要是一捏就碎八成是陈年货,记得去年在廉桥药市,个老板现场演示泡水实验,劣质金银花入杯就沉底,好货能漂半天。
说到进货渠道,老派做法是跑玉林、南宁、柳州这三个集散地,玉林药市凌晨三点就开市,摊主举着火把验货的场景你在其他地儿可看不见,不过现在年轻人都爱用手机下单,像"桂药通"这种本地平台,直接连着种植基地,还能看药材生长直播。
价格方面得多个心眼,去年八角产季,我盯着玉林市场报价表,头天还是18块/斤,第二天暴雨就蹿到25,这里教大家个小窍门:关注"广西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公众号,每周三准时发布主要药材指导价,遇上报价低得离谱的,八成是硫磺熏过的"美容货"。
物流运输也有讲究,前年发批罗汉果到东北,图便宜走了普通货运,到地方全发霉了,现在学聪明了,贵重药材走冷链专线,常规货就选玉林到全国各地的药材专列,记得跟物流公司签保价协议,别怕麻烦。
最近两年冒出好多"中药材直播基地",看着主播在地里现挖现卖挺唬人,我实地考察过横县的茉莉花直播间,镜头前看着新鲜,仓库里堆着的却是去年存货,建议大家买直播货先要检测报告,别被"刚出土"的托词糊弄过去。
压箱底的经验是:小批量试货!去年帮餐馆试订10斤桂皮,发现有霉斑立马终止合作,现在固定合作的张记商行,是从他爷爷辈在贵港摆摊开始打交道的,这种老关系最靠谱,对了,签合同记得加"农药残留超标包退"条款,现在查得严。
最后说个冷知识:广西中药材出口额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咱们的桂枝、穿心莲在东南亚华人圈比国内还出名,要是想做跨境生意,记得办那个"中药材进出口绿色通道"证件,能省不少关税。
想在广西中药材批发里淘金,既要懂点望闻问切的本事,又要会算经济账,下次去中华路药材一条街,记得蹲下身摸摸干货再掏钱,毕竟老祖宗传了千年的买卖,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