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虚别只会喝黄芪水!中医推荐的经典药方,气血双补更有效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总感觉累得跟条咸鱼似的,爬个楼梯都喘半天?照镜子发现脸色蜡黄没气色,头发还一把把掉?十有八九是气血亏虚找上门了!很多人一听说补气血就猛灌黄芪水,但喝了半个月也没见效果,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下了更经典的搭配方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真正能打的组合拳——那些藏在医书里、被中医用了几百年的补气血方子。

你是真的"气血虚"吗?先对照症状看看
很多姐妹(包括我自己)以前总觉得疲惫就是"体虚",其实气血不足的表现可多了:

  • 早上怎么也睡不醒,白天却莫名心慌
  • 蹲下站起来眼前发黑,动不动就头晕
  • 手脚冰凉像冰块,夏天也暖不热被窝
  • 月经量少颜色淡,还有血块痛经
  • 指甲盖软得像纸片,头发枯黄容易断
  • 吃饭没胃口,吃多点就胀气打嗝

这些症状占两条以上,多半就是气血在拉警报了,不过别慌,咱们有老祖宗的智慧兜底!

补气血的底层逻辑:脾胃才是加油站
很多人只知道吃阿胶、红枣补血,却不知道这些滋补品需要好脾胃才能运化,这就像给漏油的破车加满油箱,边补边漏反而更伤身,所以真正高明的补气血方子,都会先把脾胃伺候舒服了。

举个例子,我闺蜜去年连续加班后整个人憔悴得不行,买了上千块的阿胶糕当零食吃,结果越补越便秘,脸上还冒痘,后来老中医给她开了个方子,重点不在补血而在健脾,两周就看见气色回来了,所以说补气血不是吃贵的,而是要吃对的!

千年验方大盘点:这些搭配才叫经典
八珍汤:气血双补的全能冠军
这个方子堪称中医界的"黄金搭档",由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负责给脾胃充电,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专门滋养血液,特别适合那种明明吃得不少却瘦弱无力,月经量少颜色淡的女生。

我同事产后面色惨白,母乳都没多少,她婆婆每天给她炖八珍汤,一周后就明显看到脸颊泛红,现在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还在坚持喝,不过要注意,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不然就像火上浇油。

当归补血汤:血虚到极点的急救包
这个只有黄芪和当归两味药的方子,专治血虚得嘴唇发白、心悸失眠的人,比例很关键,必须是黄芪5倍于当归(比如30克黄芪配6克当归),我表姐剖腹产失血过多,医生就开这个方子,说是补得快还不上火。

归脾汤:心脾两虚的熬夜救星
经常熬夜盯手机、工作压力大的打工人注意了!这个方子里的酸枣仁、远志能安神,龙眼肉、红枣补心脾,特别适合那种明明很累却睡不着,睡着又整夜做梦的人,我试过连喝三天,终于不再半夜惊醒看天花板了。

小建中汤:脾胃虚弱的温柔补给
有些女生怎么吃都不长肉,稍微吃点凉的就胃疼拉肚子,这种时候就要用桂枝、白芍搭配饴糖(麦芽糖)来温中补虚,我们办公室有个姑娘靠这个方子养出了易瘦体质,现在火锅奶茶随便吃也不闹肚子。

现代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别看这些方子都是中药,但现在用起来可方便了:

  • 懒人法:去药店抓免煎颗粒,保温杯泡着喝
  • 精致法:每周炖次药膳汤,加排骨鸡爪一起煲
  • 应急法:中成药归脾丸、八珍颗粒随身备着

不过要记住三个关键点:

  1. 经期量大的时候别猛补,小心活血太过
  2. 舌苔厚腻说明湿气重,先祛湿再进补
  3. 补三个月就要停半月,给身体消化缓冲期

划重点:这样搭配效果翻倍

  • 气血虚+怕冷:加生姜、肉桂
  • 气血虚+上火:配石斛、麦冬
  • 气血虚+失眠:加酸枣仁、夜交藤
  • 气血虚+脱发:加制首乌、侧柏叶

最后说句大实话,补气血真不是吃几天就能见效的,我坚持喝八珍汤两个月,从爬三楼要歇两趟到现在轻松跑操场,期间还经历了平台期,关键是要把这些方子变成生活习惯,就像每天喝水吃饭一样自然,如果症状严重到影响生活,还是要去找靠谱中医面对面调理哦!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具体用药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