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中招了,上吐下泻折腾得人瘦了一圈,去医院打点滴虽然快,但总有人嫌抗生素伤身体,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胃肠炎的法子可多了,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民间的中药偏方,都是经过几代人验证的干货!
前阵子我表叔急性肠胃炎发作,疼得直冒冷汗,他常年在工地风餐露宿,西药吃着伤胃,后来老家的老中医给他开了个方子:取鲜藿香30克(干品减半)、陈皮10克,加两碗水煎成一碗,趁热慢慢喝,结果当天就止住了腹泻,第二天就能喝粥了,这方子妙在藿香化湿和中止呕,陈皮理气健脾,就像给作乱的肠胃做个"大扫除"。
说到胃肠炎,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上吐下泻停不下来,我邻居张婶有个祖传秘方:用炒焦米煮水,具体做法是抓一把大米洗净晾干,铁锅烧热后转小火不断翻炒,直到米粒变成焦褐色,立刻关火,取30克焦米加5片生姜,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焖10分钟,过滤后当茶饮,这个方法特别适合受凉引起的呕吐腹泻,焦米能吸附肠道毒素,生姜暖胃止呕,喝下去整个人都舒坦了。
很多人不知道,厨房里常见的调料也是治病高手,我爷爷以前总说"肚子不舒服就喝胡椒汤",做法很简单:白胡椒粒20颗捣碎,加200毫升清水煮沸,滤渣后分三次温服,这个方子对寒湿型胃肠炎特别管用,喝完肚子里像揣了个热水袋,咕噜声很快就停了,不过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喝,免得上火。
要说见效最快的,还得数石榴叶止泻法,去年我家小子吃坏肚子,半夜拉得眼皮都塌了,我妈赶紧摘了院子里的鲜石榴叶(实在没有用番石榴叶代替),洗净后捣出汁水,兑温水给孩子喝下去,不到半小时就止住了水样便,这叶子里的鞣酸就像肠道的"收敛剂",能把失控的肠道稳住。
对于慢性肠胃炎患者,可以试试山药小米糊,取铁棍山药半根切片,炒黄后研磨成粉,混合100克炒熟的小米粉,每天早晚各冲调30克,这配方看着普通,实则暗藏玄机——炒过的食材增强健脾效果,山药补虚,小米养胃,连续吃半个月,整个人都能感觉中气足了,我同事坚持喝了两个月,以前不敢吃的生冷食物都能少量尝试了。
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些偏方虽好,但急重症千万别硬扛,上周隔壁王哥疼得脸色煞白还非要喝艾草水,结果送医发现阑尾炎,差点耽误治疗,所以啊,用偏方前记得先咨询大夫,特别是孕妇、儿童、老人这些特殊人群更要谨慎,平时饮食注意定时定量,少吃隔夜菜和冰镇饮料,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嘛!
这些流传百年的土方法,既是老辈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医药宝库的明珠,收藏这些小方子应急用,但真遇上反复腹痛、持续发热、便血等情况,还是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毕竟咱们的目标是调理养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