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药店抓药时,总能闻到些特别的香气,老药师说这些都是"香药",别看它们香味足,治病养生的本事可大着呢!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中药里的"香气担当",看看这些闻着香的药材到底有啥神奇作用。
厨房里的健康卫士——丁香
上次炖肉放调料时多抓了把丁香,那股带着甜涩的香气立刻充满厨房,老辈人说"丁香治胃病"真不是瞎说,这味香料可是调理肠胃的高手,记得邻居王叔常年胃寒,每天用丁香3克泡水喝,现在吃冰棍都不闹肚子了,现代研究说它含有的丁香酚能抑制幽门螺杆菌,难怪被称为"天然胃药",不过这玩意儿性温,上火的时候可得悠着点用。
祛暑神器的双重身份——藿香
去年暑假带家人去湿地公园玩,老婆提前准备了藿香正气水,结果还真派上用场,孩子中暑恶心,喝了半瓶就好多了,这味道冲得很的药材其实是药食两用的好物,新鲜藿香煮鱼汤能去腥味,晒干的藿香装枕头里还能助眠,最绝的是它能同时对付暑湿和寒湿,就像身体里的"空调调节器",怪不得古人出门总揣着藿香丸。
千年护身符——艾草
清明插艾草的习俗可不是随便来的,楼下刘奶奶每年都采艾草晒干,做成艾绒枕头给孙子防感冒,我自己试过用艾叶煮水泡手脚,那股带着草木清香的热气钻进毛孔,整个身子都暖洋洋的,现在美容院流行的艾灸,其实就是利用艾草的纯阳之气,不过要提醒下,孕妇和阴虚火旺的朋友得慎用,这"百草之王"补起来也挺猛的。
随身小清新——薄荷
办公室小张桌上总养着盆薄荷,掐片叶子泡水喝,这绿油油的小东西确实是清热高手,嗓子疼时来杯薄荷冰糖水,比含片还管用,它挥发的薄荷脑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缓解风热感冒,但要注意别和性温的药物同服,好比火炭上浇凉水,搞不好会拉肚子。
贵族香水的前身——佩兰
第一次知道佩兰是在古装剧里,娘娘们用的香囊就靠它,这味清而不烈的香气确实特别,新鲜的佩兰煎水漱口能去口臭,晾干了做香包还能驱蚊,中医说它能"解暑化湿",特别适合梅雨季节胸闷头晕时用,不过佩兰偏利气,气虚的朋友要少吃,免得香没尝到反而伤了元气。
这些香喷喷的中药看着不起眼,实则暗藏玄机,比如陈皮放久了更值钱,艾绒得选端午前后的,薄荷中午采药效最好,使用时也有讲究:丁香要后下保持香气,藿香煎太久挥发油就跑光了,最重要的是别把这些当保健品乱吃,像丁香过量会中毒,佩兰久服伤气,用前最好问问大夫。
其实古人用香药特别有智慧,端午节挂艾草不只是风俗,七月半佩香囊真的有保健作用,现在把这些知识捡起来,既能让家里飘香,又能调养身体,何乐而不为呢?下次看见中药店的香药抽屉,不妨多打听几句,说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气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