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玉字辈,这些带玉的药材你认识几个?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走在中药房总被那些带"玉"字的药材吸引,玉竹、玉簪花、石斛...这些透着温润气质的名字背后,藏着老祖宗对中药的诗意理解,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些带着"玉"字的中药材,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玉竹:藏在《本草》里的养颜秘方

第一次见到玉竹是在老家的晒药场,黄白相间的根茎晒得半透明,像极了冰糖葫芦的糖衣,老药工说这味药最是养人,《本草纲目》里记载它能"主五劳七伤,补中益气",现在才知道,古人给药材起名真会讲究,玉竹的根茎晒干后确实像玉石般温润。

去年给老妈炖汤特意加了玉竹,搭配沙参、老鸭一起煨,汤水清甜不腻,喝完整个人感觉从喉咙到胃都滋润了,中医说这是"养阴生津"的效果,特别适合熬夜后口干舌燥的人,现在有些护肤品里也添加玉竹提取物,倒是应了它"驻颜"的老本事。

辨别玉竹有个小窍门:真品断面平坦,闻着有淡淡的甜味,要是买到发黑或有酸味的,多半是受潮变质了,我习惯买带须根的,虽然样子丑点,但药效更足。

玉簪花:被颜值耽误的消肿高手

小区花坛里的玉簪花每年夏天都开得热闹,雪白的花朵像古代女子的发簪,谁能想到这种观赏植物还是味中药?《本草再新》里说它能"利湿消肿",新鲜花瓣捣烂敷在蚊虫叮咬处,凉丝丝的特别止痒。

上个月闺蜜婚礼前突然过敏,脸上红肿得像桃子,老中医开了个偏方:玉簪花加薄荷煎水冷敷,我们满大街找花店求花瓣,最后用干花代替也管用,不过要提醒的是,玉簪全株有毒,千万别直接吃,外用也要稀释。

现在有些地方还用玉簪花治咽喉肿痛,取几片鲜花瓣含服,那股清苦味确实能压住火气,只是这花期太短,要想入药还得赶在清晨花苞未开时采摘。

石斛:藏在峭壁里的"仙草"

说起带玉的中药,不能不提石斛,在云南旅游时见过悬崖上的石斛,根须抓着岩石生长,采药人腰间系着绳索像蜘蛛人似的采摘,这种生长环境苛刻的药材,自古就被列为上品,《道藏》称其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铁皮石斛加工后的成品确实像玉石,胶质浓稠拉丝,我试过把石斛条煮水,冷却后就成了天然的"胶水",用来粘破碎的瓷器挺有意思,现在更多是用来煲汤,搭配西洋参和老鸽,炖出来的汤有着独特的草木香。

有趣的是石斛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叫法,浙江叫"黄草",安徽称"吊兰",到了东南亚反而被尊为"千金草",最近研究发现它含有的石斛多糖能调节免疫力,算是给这味古老药材找到了现代注脚。

龙骨玉:藏在矿物药里的千年密码

中药房角落的矿石类药材总带着神秘感,龙骨玉"(实为龙骨与玉石的古称)最让人好奇,老药师说这其实是古代动物化石与玉石粉末的配伍,《神农本草经》记载能"安五脏,定魂魄"。

前几年装修房子挖出块动物骨头,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拿给行家看,说是典型的哺乳动物化石,也就是中药里的"五花龙骨",这种带着玉石气息的药材,现在多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碾成粉装入胶囊服用。

不过要特别注意,矿物类药材重金属含量容易超标,现在正规药店都会检测砷、汞含量,自己千万别随便捡"石头"入药,倒是有些养生馆用微晶玉石板做理疗,倒是继承了古人"玉养人"的理念。

这些带"玉"的中药就像中药界的君子,温润不争却各有妙用,下次去中药房不妨多留意这些透着灵气的药材,它们承载的不仅是治病的智慧,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诗意想象,毕竟在中医眼里,万物皆可入药,而带玉之物总能多几分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