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邻居张婶跟我吐槽,说她在抽屉角落里翻出三年前买的人参,表面长满白毛还带着酸味,这要是炖汤喝了,怕是要闹肚子!其实很多家庭都囤着阿胶、虫草、枸杞这类补品,时间一长根本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今天我就带大伙儿看看,到底该怎么给中药做"体检"。
【一看:眼睛会说话】 优质中药就像精心打扮的姑娘,该红的红该黄的黄,比如黄芪本应是淡黄色,如果变成深褐色还带斑点,八成受了潮,当归片要是出现发黑结块,说明已经开始霉变,最明显的是虫草,正常应该是黄棕色的"蚕宝宝"造型,要是表面有灰白色绒毛,就跟发霉的馒头似的,赶紧扔!
有些中药变色倒是正常现象,像陈皮放久了颜色变深是好事,但如果出现绿毛那就完蛋,记得去年我妈晒的淮山药片,原本白白净净,梅雨天后长出青色霉斑,我只能心疼地整罐倒掉。
【二闻:鼻子比仪器灵】 好中药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味,西洋参应该有股淡淡的苦香,要是闻到酸腐味,跟臭豆腐似的,肯定变质了,金银花本来就清香,如果凑近闻到刺鼻的霉味,说明霉菌已经在花瓣里开派对了。
特别要注意那些熏过硫磺的药材,正常枸杞有点甜腥味,要是刺鼻到打喷嚏,就是被化学药剂处理过了,我表舅就买过硫磺熏过的天麻,打开袋子差点把人送走,这种千万别吃!
【三摸:手感触真相】 干燥是中药保存的灵魂,抓一把党参,正常应该像干面条一样脆,要是摸到软绵绵还粘手,说明受潮发霉不远了,冬虫夏草更要仔细,好的虫草捏起来有点弹性,要是一掐就碎,里面早就空心变质了。
有些狡猾的变质会藏在包装里,上次帮同事看藏红花,铁盒子看着好好的,倒出来发现丝条黏在一起,用手一搓全是碎渣,这就是回潮的典型症状,记住但凡摸到返潮的中药,就算没发霉也赶紧用!
【四尝:小心机检测】 这个方法要谨慎使用!如果是正规药店买的饮片,可以尝一小口,正常甘草嚼着有甜味,要是发酸发苦马上吐掉,三七粉本来微苦回甘,变质后会有明显涩味,不过野生蘑菇还有毒呢,来历不明的中药千万别乱试!
我师父说过个段子:有次病人拿野山参来鉴定,咬一口直接辣得跳脚——正宗的长白山参应该先甜后苦,这种刺激性味道肯定是硫磺熏过的,所以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怪味、麻舌或者刺痛感。
【五辨:特殊品种预警】 膏方类最娇气,阿胶糕表面要是泛起油花,跟猪油放久似的,肯定氧化变质了,中药制剂更要注意,蜜炼川贝枇杷膏开封半年还没吃完,表面浮着一层彩色的霉斑,这哪是药简直是细菌培养皿!
有些贵重药材要重点观察:牛黄解毒片如果变成"花脸猫",出现深浅不一的色斑;人参果蜜饯流出浑浊液体,这些都是变质信号,特别是动物类药材,像鹿茸角变软、蛤蚧脱皮,基本上可以宣告死刑。
最后教大家两个土法子:含淀粉多的药材(山药、芡实)可以掰断看断面,正常是细腻的白色,要是发黄或有黑筋就是坏了,花类药材比如菊花、茉莉,泡水后正常会舒展开花,如果泡出浑浊的茶汤,说明已经霉变。
存药小贴士:所有中药都要密封冷藏,贵重药材可以分装成小包,每包标注日期,发现可疑的中药别心疼钱,该扔就扔,毕竟吃错变质药,轻则拉肚子重则伤肝,那才叫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