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带姜字的都是宝!生姜、干姜、高良姜.作用大不同,看完别再乱用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12 0
A⁺AA⁻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唠点接地气的中药知识,您有没有发现,中药里带"姜"字的家伙特别多?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山柰......这些名字看着像亲戚的药材,到底都有啥本事?别说新手分不清,连老中医都得仔细辨别,我研究中药十年,今天就带大伙儿揭开这些"姜家族"的神秘面纱,保证您看完就能区分清楚!

最熟悉的陌生人——生姜

要说厨房里最常见的中药,那必须是生姜,这黄澄澄的小家伙可不止是去腥调味的调料,人家正儿八经载入《神农本草经》呢!记得小时候感冒,老妈总煮红糖姜水,喝下去浑身发热,这就是生姜发汗解表的本事,它就像个热乎乎的小太阳,能驱赶寒气,对风寒感冒初期特别管用。

不过您可别小看它,止吐也是一绝!孕吐、晕车时含片姜,比吃药还管用,更别说做鱼虾蟹时要放姜,既能去腥味还能护肠胃,但要注意,烂姜可千万别吃,民间说的"烂姜不烂味"纯属坑人,变质的姜会产生有害物质。

升级版的干姜

要是把生姜比作青涩少年,那晒干的干姜就是成熟稳重的大叔,经过脱水处理后,姜辣素浓度翻倍,温中散寒的功力直接拉满,脾胃虚寒的朋友最适合不过了,那些吃点凉的就胃疼、拉肚子的人,煮粥炖汤时放两片干姜准没错。

记得去年有个粉丝留言,说自己手脚冰凉特怕冷,我让她每天早晨嚼两片醋泡干姜,坚持一个月后她回来反馈,不仅不怕冷了,连痛经都好多了,这就是干姜暖脾阳、通血脉的作用,特别适合宫寒痛经的姐妹们。

炮制后的黑马——炮姜

这黑黢黢的炭块可别嫌弃,人家可是止血行家!生姜经过砂烫炮制后变成炮姜,药性彻底改变,从解表变成守内,就像从前锋转成后卫,专门对付各种出血症状,女性月经崩漏、痔疮出血时,炮姜就是救命稻草。

有次邻居家孩子磕破膝盖血流不止,我妈赶紧用炮姜粉按在伤口上,没两分钟血就止住了,不过这东西药性烈,阴虚火旺的人可碰不得,用了反而容易上火。

藏在南方的祛湿高手——高良姜

别看都带"姜"字,高良姜其实是胡椒科的植物,这货专治南方朋友的痛点——寒湿困脾,那些整天头重脚轻、舌苔白腻、胃口差的人,煮点高良姜蜂蜜水特别管用,它和香薷、藿香是最佳拍档,夏天煮点高良姜茶,比冰饮解暑还不伤脾胃。

我记得有位广东茶商,常年在潮湿仓库工作,落下了老寒腿,后来用高良姜配附子泡脚,不出半个月关节疼痛就缓解了,这玩意儿就是身体里的除湿机,湿气重的人手边真该常备。

飘着香气的调味大师——山柰

又名沙姜的山柰,绝对是肉类料理的秘密武器,卤牛肉、炖羊肉时放几片,立马香味提升两个档次,但它可不只会调味,还是治疗牙痛的偏方主角,记得老家有个土方法,牙疼时用山柰磨粉塞在蛀牙里,虽然味道冲得眼泪直流,但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不过这货性质温热,阴虚血亏的人要少吃,上次有个粉丝天天吃沙姜鸡上瘾,结果流鼻血来找我咨询,这就是典型的补过头了。

辨姜小课堂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懵了,这些姜到底咋区分?教您个笨办法:生姜新鲜带皮,干姜是晒干的姜片,炮姜黑得像炭,高良姜根茎呈圆柱形,山柰切开有花纹,记住口诀:"鲜姜散寒,干姜暖中,炮姜止血,高良祛湿,山柰入荤"。

存放也有讲究,生姜要沙埋保鲜,干姜得防潮防虫,炮姜最好装罐密封,别学我妈把生姜放冰箱,冻过的姜会变空芯,药效大打折扣。

使用禁忌划重点

最后敲黑板说下注意事项:①晚上别吃姜,像砒霜不是吓唬人的,晚饭后吃确实影响睡眠;②阴虚火旺、痔疮发作期要远离;③剂量别超标,生姜每天别超15克,干姜更少些;④特殊人群谨慎,孕妇、哺乳期妈妈要问过医生。

现在明白为啥古人这么爱用姜了吧?这家族个个都是多面手,关键看你怎么用,下次看到这些带"姜"字的药材,可别再以为是同一种东西了,收藏这篇文章,保管您在厨房和药箱前都能胸有成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