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宝妈群里看到有位妈妈发了一张孩子检查报告的照片,上面写着"直肠黏膜脱垂",底下立刻炸开了锅,好多新手爸妈都慌了神:"这是不是就是脱肛啊?""听说要做手术会不会留疤?""能不能喝中药调理?"看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年陪娃对抗这个毛病的经历,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里面的门道。
先搞明白啥是"脱肛" 其实医学上叫"直肠脱垂",通俗说就是肠道从屁股里掉出来一点,就像我们有时候拎着塑料袋太重,袋口会松脱一样,小孩子的盆底肌肉还没发育好,加上经常便秘、拉肚子或者长时间蹲厕所,就容易把肠子"挤"出来,特别是3-7岁的娃最常见,我家小宝那会儿就是连着拉了半个月肚子,有天换尿不湿突然发现菊花口多了个肉嘟嘟的东西。
中药调理到底行不行 去年带娃跑遍了省儿童医院和中医院,专家号都挂过,西医那边直接建议手术,说是三度脱垂复位困难,吓得我连夜查资料,发现中医确实有对应疗法,省中医院的老大夫摸着孩子的脉说:"中气下陷,脾胃虚弱,就像吊床松了撑不住西瓜。"开的药方里有黄芪、党参、升麻这些补气的药材,还让配合艾灸肚脐。
喝了两个月中药,确实没再脱出来过,但要说根治也不太准确,现在只要注意不让孩子久蹲,大便通畅就没事,关键是要找对证型,同样是脱肛,有的孩子是气虚,有的是湿热下注,乱喝网上的偏方反而伤身,隔壁王姐家娃喝了三个月凉茶越喝越虚,后来还是靠针灸才缓过来。
家庭护理比吃药更重要
-
如厕习惯要改 给马桶圈装上软垫,教孩子正确发力方法,我们家买了那种儿童专用马桶,脚踩的地方能借力,现在娃上厕所五分钟搞定,以前非要蹲十几分钟。
-
饮食调理有诀窍 每天早餐必有山药小米粥,下午加餐选蒸苹果,益生菌要坚持吃,酸奶不如自制的更安全,最重要的是戒掉零食,那些高油高糖的薯片饼干最容易让肠胃闹脾气。
-
提肛运动要坚持 刚开始孩子不配合,我就编成游戏:"咱们比赛憋住不放屁!"现在每晚睡前做三组,每组20次,边做边数数,小家伙觉得像闯关游戏。
什么情况必须看医生 要是脱出物发紫发亮,孩子疼得直哭,千万别在家扛着,上次幼儿园组织春游,有个娃玩滑梯时突然脱肛,老师赶紧送医,医生说卡太久会坏死,还有如果出现便血、发烧这些情况,说明可能有并发症,这时候喝多少中药都白搭。
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 我们现在每周去中医院做推拿,重点按足三里和长强穴,配合西医开的乳果糖软化大便,双管齐下,医生说等到孩子上小学,骨盆发育完善了,复发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最后想说,当妈的最怕孩子遭罪,当初为了这个病,中药煎得满屋子苦味,夜里起来给孩子揉肚子都是家常便饭,但现在回头看,及时干预真的很重要,各位要是发现孩子有类似情况,千万别在微信群里瞎打听,先去正规医院确诊,该保守治疗就坚持,该手术也别硬扛,养娃路上咱们一起加油,希望所有小天使都能健健康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