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藏着的中药瑰宝—五叶掌,祛湿健脾的隐形高手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前阵子去广东朋友家蹭汤喝,砂锅里飘着股椰香却又带着药味的香气。"这是啥汤?"我舀了一勺乳白的汤汁,里面浮着几片手掌状的叶子。"五叶掌炖龙骨啊,你们外地人叫它五指毛桃。"朋友扒拉出汤里煮得绵软的根茎,"这可是我老家治湿气的传家宝。"

藏在岭南屋檐下的"手掌"

五叶掌这名字听着陌生,其实在两广地区就像家门口的老树,它学名叫五指毛桃,因叶片裂成五瓣像毛茸茸的手掌得名,老辈人常说"南方湿气重,门前种棵五叶掌",这株土生土长的草本,在岭南的暑湿里泡了千百年,练就了一身祛湿健脾的本事。

去年回媳妇娘家,见院角歪着棵绿叶蓬蓬的灌木。"这就是五叶掌?"我凑近细看,五月大的手掌形叶子对着阳光透亮,细毛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丈母娘剪下几枝:"摘些嫩叶晚上炒蛋,老根留着炖肉。"没想到这不起眼的植物,竟是药食同源的宝贝。

祛湿界的"隐形冠军"

中医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五叶掌却像台精准的抽湿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王教授跟我比划:"它不像薏米寒凉伤脾,也不是赤小豆那么猛,五叶掌性平味甘,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把淤积的湿气慢慢化开。"

邻居阿伯以前总抱怨膝盖酸胀,自从学会用五叶掌煮水擦身,现在天天在小区晨跑,更有意思的是它的"双向调节"——虚胖的人喝两周能瘦三斤,消瘦的却能长肌肉,上个月公司体检,常年手脚冰凉的小陈跟我说,喝了五叶掌茶后终于穿上了短袖。

厨房里的百变养生术

在两广的菜市场,五叶掌根常常和鸡骨草、土茯苓挤在一堆,挑根要选须多皮糙的,像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我家现在常备五叶掌干片,做法简单得像泡茶:

  • 祛湿茶:10克干片沸水焖泡,加点红枣枸杞
  • 月子汤:半斤猪蹄加一把五叶掌,炖到奶白
  • 泡脚包:碎叶装纱布袋,驱寒效果翻倍

最绝的是它自带椰香,完全不用加香料,上周试着用新鲜叶子煎蛋饼,清香扑鼻,连挑食的闺女都吃了两大块,不过要注意鲜叶表面有细毛,焯水时加点盐能去除涩感。

现代实验室里的千年智慧

别看五叶掌土里土气,现代研究却揭开了它的"高科技"面纱,暨南大学团队发现,它含有的补骨脂素能激活免疫细胞,而β-谷甾醇正是降血脂的关键成分,更神奇的是挥发油里的萜类物质,既能抗菌消炎,又能镇静安神。

现在药店里的五叶掌制剂五花八门,但我还是信不过那些提取物,就像老茶客只认原叶冲泡,真正懂行的人都会买带泥的鲜根,像侍弄多肉植物似的养在阳台,看着它从枯枝发新芽,那种生命力比任何胶囊都让人安心。

会"隐身"的养生高手

很多人不知道,五叶掌早就打入了日常饮食内部,潮汕牛肉火锅里的清汤底,飘着几片五叶掌增加鲜甜;客家娘酒酿制时,总要丢几根根须进去除杂味,就连常见的王老吉凉茶,配方里也有它的身影。

不过这"隐形高手"也有脾气,体质偏寒的人要搭配生姜,孕妇最好咨询医师,去年有个小伙子当减肥茶猛喝,结果拉肚子进了医院,记住老话:"五叶掌是温汤,细火慢炖才见效。"

都市人的"除湿开关"

每天坐在空调房里的上班族,其实最需要这味古老的除湿方,我办公桌玻璃罐里泡着五叶掌茶,看卷曲的叶片在水中舒展,像极了岭南的榕树根脉,午休时抿一口,舌尖先是椰香,接着涌上草木的清冽,仿佛把积攒的湿气都冲散了。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写字楼里带饭族的便当盒,常能瞥见几段五叶掌根,这些在钢筋森林里穿梭的年轻人,用这种原始的方式对抗着现代生活的副作用,或许正如中医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五叶掌,就是岭南大地写给都市人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