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粉丝留言,说吃了调理失眠、焦虑的中药后整天晕乎乎的,有个姑娘刚喝两天安神汤剂就请假在家,说是走路像踩棉花,其实这种情况在服用镇静类中药时挺常见,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晕乎乎"背后到底咋回事。
先搞懂啥是中枢神经抑制剂 老中医开方子时常用的酸枣仁、合欢皮、远志这些安神药材,还有治疗肝阳上亢的天麻、钩藤,甚至某些止痛方里的延胡索,都属于能平复神经兴奋度的药材,打个比方,中枢神经就像汽车油门,这些药材相当于轻轻踩了脚刹车,让过度活跃的神经系统降速。
头晕背后的5种可能
- 剂量适应期:就像新手开车掌握不好油门深浅,刚开始服药时身体需要适应期,一般连续喝3天还头晕加重就要警惕
- 体质差异作祟:同样是治失眠的归脾汤,阴虚火旺的人喝了可能就像浇了汽油,而气虚体质的人反而觉得刚刚好
- 配伍相克问题:上次邻居阿姨把西洋参和茯苓泡水喝,结果整天犯困,后来才知道这两种药材搭配会增强镇静效果
- 煎药方法出错:附子这类有毒药材没煎够时间,残留的乌头碱会让你产生眩晕感
- 疾病本身预警:有位大叔吃天麻炖鸡治头痛,其实是颅内肿瘤在作怪,这种头晕就得立即停药检查
这样做能缓解不适
- 调整服药时间:把晚饭后改成午休后服用,给身体留出代谢缓冲期,有次诊所小刘大夫就是这么调整的,患者反馈立竿见影
- 搭配醒脑食材:晨起喝杯浓薄荷茶,或者含片话梅,酸味能刺激神经兴奋度,我奶奶以前喝安神药总备着山楂糕
- 控制药物浓度:200ml药汁分成多次温服,比一口气灌下去强得多,见过有人拿中药当水喝,不晕才怪
- 辅助穴位按摩:风池穴、太阳穴各按揉3分钟,能促进脑部供血,我表姐每次喝完中药都让我妈给她刮痧
出现这些情况马上停药 如果头晕伴随手指发麻、恶心呕吐,或者停药三天还没缓解,千万别硬扛,前阵子急诊收了个把天麻当零食吃的大叔,直接送ICU了,特别是本身就有高血压、颈椎病的人,更要多留个心眼。
预防头晕的小窍门
- 初服中药先试量:头三天只喝半剂,观察身体反应
- 避开特定时段:上午要开车的话别空腹喝药
- 记录身体变化:建议做个简单的服药日记,标注头晕程度
- 及时复诊沟通:别嫌麻烦,要让医生知道你喝完药是昏昏欲睡还是天旋地转
最后想说,中药讲究辩证施治,同样方子在不同人身上效果千差万别,去年门诊遇到个小伙子,自己照着网配方抓药吃,结果头晕到撞墙上,所以大家千万别自行调药,出现异常一定要找专业医师调整方子,毕竟吃药是为了治病,不是给自己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