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肩膀疼得钻心,晚上睡不好白天抬不起手,去三甲医院做理疗花了大半个月工资也不见好,隔壁开药店的王婶看我揉着肩膀直咧嘴,神秘兮兮塞给我一张泛黄的纸片:"这是我爷爷留下的老方子,当年可是救过不少扛麻袋的搬运工!"
要说这肩周炎啊,真是中老年的噩梦,五十肩不是白叫的,我这才刚过四十,肩膀就像灌了水泥似的沉重,西医说是关节粘连,中医讲究气血不通,反正膏药贴了两大盒,针灸扎得身上像筛子,效果却像六月的韭菜——长不了。
王婶给的方子倒是简单: 羌活15克、桂枝2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姜黄10克、桑枝30克、威灵仙15克、甘草6克,每天像熬中药铺子那样小火慢炖,看着黑乎乎的药汤在砂锅里咕嘟冒泡,闻着浓浓的草药味,倒莫名让人安心。
头两天喝着没啥特别感觉,就是上厕所次数变多了,第三天早上起来,嘿!往常疼得龇牙咧嘴才能梳头的动作,居然利索了不少,最神奇的是第七天,试着把胳膊往后背摸,竟然能碰到腰皮带了!这可比我之前做的爬墙运动管用多了。
其实细琢磨这方子的门道挺有意思,羌活就像个疏通管道的工人,专门冲开肩颈的淤堵;桂枝带着温热劲儿,能把寒气从骨头缝里逼出来;当归和黄芪这对黄金搭档,一个补血一个补气,好比给生锈的轴承抹润滑油,最绝的是桑枝和威灵仙,老中医说这俩是"关节清道夫",特别是威灵仙,听着名字就带仙气,专治这种顽固的风湿痛。
不过可别以为光喝药就行,王婶千叮咛万嘱咐,每天要用热毛巾敷肩膀,温度以不烫破皮为限,她教我拿个旧围巾叠成方块,蘸着药汤热气熏蒸,那感觉就像给肩膀做了个中草药SPA,有次熏得太舒服,差点把砂锅都打翻了。
现在每次出门碰见王婶,她都要盯着我抬胳膊的高度看,上次在菜市场遇见,非让我帮她拎刚买的五斤鸡蛋,边走边显摆:"看见没?这就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方子!"说来也怪,以前疼得不敢拧毛巾,现在都能单手拧干被褥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这个方子,楼下刘老师血糖高,喝了两天就心慌,赶紧停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就像钥匙开锁,对上型号才管用,建议大家找懂行的大夫把把脉,别自己瞎折腾,毕竟药材不像西药片,吃错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了,这方子最好用陶瓷锅煎药,铁锅容易串味,头煎和二煎要分开喝,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温服,要是嫌苦可以含块冰糖,但记得别用茶水送药,会影响药效,这些细节都是王婶反复交代的,她说祖辈传下来的规矩不能破。
最近发现个新窍门:喝完药渣别倒,加点白酒炒热装布袋里,垫着毛巾敷肩膀,比暖宝宝还管用,昨晚试了下,今早起来整个人都松快了,仿佛肩膀上卸掉了三斤铁砣子,这老方子还真是藏着不少智慧,难怪能流传这么多年。
最后提醒各位肩友,治病三分靠药七分养,平时要多做做"甩手功",就像甩开膀子走路那样,早晚各甩五十下,注意别贪凉,空调风口别对着肩膀吹,睡觉盖住肩颈,毕竟再好的方子,也不如咱们自己细心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