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留言,问肝癌能不能吃中药调理,作为研究中医肿瘤治疗多年的从业者,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沉重却充满希望的话题,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但别慌,中医在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不过先说清楚,中药不是万能灵药,但用对了路子,真能帮上大忙。
肝癌患者的两难困境 老王被确诊肝癌时,整个人都垮了,西医说要么手术要么靶向药,可他肝硬化严重根本开不了刀,靶向药吃了吐得昏天黑地,这时候很多病友都会想到试试中药,但又担心耽误正规治疗,其实这种纠结我特别理解,毕竟谁都不想当小白鼠。
中药治疗的三大优势
-
扶正祛邪的智慧 中医看肝癌就像河道淤塞,光疏通不加固堤坝不行,光堵不疏更不行,我们常用黄芪、党参补气,就像给身体充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好比清理河道垃圾,去年有位患者肝功能从C级升到A级,就是靠这个组合方。
-
个性化调理的讲究 上周接诊的李大姐,整天口苦失眠,典型的肝郁化火,给她开的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特别加了酸枣仁安神,这才两周,晚上就能睡整觉了,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同样肝癌,有人适合滋阴,有人需要活血,差一味药效果就天上地下。
-
减毒增效的妙用 有个年轻小伙做介入治疗,吐得路都走不动,给他开了竹茹、陈皮各15克煮水,配合耳穴贴压,三天后不仅能吃饭,连医生都纳闷副作用怎么轻了这么多,中药配合西医治疗,就像给抗癌大军配了个后勤保障团。
那些年用过的有效经方
-
鳖甲煎丸的现代应用 这个古方现在做成中成药,特别适合肝区硬痛、舌质紫暗的患者,临床发现搭配恩替卡韦使用,病毒控制得更稳当,但要注意腹泻体质慎用,最好磨成粉装胶囊。
-
茵陈蒿汤的变奏曲 对于黄疸严重的患者,我们常把茵陈量加到60克,再加田基黄30克,有位周大爷黄疸指数从300降到80,就靠这个方子,秘诀是茵陈要后下,煎煮时间别超过15分钟。
-
西洋参的特殊用法 晚期患者常虚不受补,含片西洋参最稳妥,建议切成薄片,每天晨起空腹嚼两片,既能补气又不上火,比人参安全多了。
必须要避开的五大雷区
-
盲目相信"秘方" 前年有位大哥听信偏方,把斑蝥直接泡酒喝,结果消化道出血进了ICU,记住所有动物药必须炮制,而且要从小剂量开始。
-
忽视基础治疗 遇到过停药抗乙肝病毒吃中药的,不到半年就肝衰竭,中药是辅助不是替代,该吃的抗病毒药一定不能停。
-
过度进补 有家属天天给患者炖甲鱼汤,结果舌苔厚得像毛毯,肝癌患者脾胃虚弱,饮食要清淡,蛋白粉都比甲鱼好吸收。
-
乱用活血化瘀药 丹参、三七不是越吃越好,特别是血小板低的患者,见过擅自吃三七粉导致消化道出血的,这可不是开玩笑。
-
忽略情绪调理 有个阿姨吃药特别乖,但整天唉声叹气,后来给她开了逍遥散加减,还教她每天拍胆经,整个人气色明显好转,情志调理也是治病啊。
中西医结合的黄金搭档 现在越来越多三甲医院开设中西医结合门诊不是没道理的,比如做射频消融前,提前一周喝保肝汤(五味子、垂盆草各30克),术后恢复快一半,靶向药索拉非尼配合六君子汤,手足皮肤反应会减轻很多。
真实案例分享 张师傅,58岁,乙肝病史20年,发现肝癌时已经有3cm病灶,拒绝手术后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上吃仑伐替尼,中午喝自拟方(柴胡10g、莪术15g、茯苓20g等),晚上艾灸足三里,三个月后肿瘤缩小到1.2cm,现在两年过去还能骑电动车送孙子上学。
居家调养小窍门
- 代茶饮推荐:菊花3朵+枸杞10粒+陈皮1片,开水闷泡,特别适合右胁胀痛的患者
- 外敷法:芒硝、冰片按2:1比例研末,用醋调敷肝区,对疼痛缓解有奇效
- 穴位按摩:每天敲胆经(大腿外侧)300下,从环跳穴到膝阳关,帮助排毒
写在最后: 这些年最大的感触是,肝癌治疗就像打持久战,中药更像是战略支援部队,它能帮你挺过化疗难关,改善食欲不振,提升睡眠质量,但绝不是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或者家人正面临肝癌困扰,记住三点:找正规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定期复查不松懈,保持乐观心态最重要,毕竟生气一次,肝区疼痛加重三分,这个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