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很多小伙伴都中招了急性鼻咽炎,嗓子干痒像刀割,鼻子堵得喘不过气,半夜还被咳醒......这种滋味真的让人抓狂!今天咱们不聊西药,专门讲讲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妙方,作为一名被急性鼻咽炎折磨过的"资深患者",我整理了中医世家朋友分享的实用方子,看完记得收藏!
先搞懂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急性鼻咽炎说白了就是鼻腔和咽喉同时发炎,西医叫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就是:鼻塞流涕、喉咙肿痛、咳嗽痰多,严重的还会发烧,医院常规开抗生素、消炎药,但总有人吃了见效慢或者反复发作,其实中医对付这种"上火"问题,真的有两把刷子。
中医眼里的急性鼻咽炎 老中医常说"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之门户",这病根本上是外邪入侵+体内火气过旺,就像锅里水烧干了(阴虚),又往上浇了油(外感风寒),自然会噼里啪啦冒火星子,治疗关键就是既要驱散外邪,又要清内火,同时滋润受损的黏膜。
三个经典中药方实测有效
-
银翘散加减方(风热型) 【配方】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5g(后下)、荆芥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0g、桔梗10g、甘草5g 【适合】黄痰黄涕、喉咙灼热、舌红苔黄的情况 我朋友急性期喝这个方子,当天喉咙肿痛就减轻了,注意薄荷一定要后下,煮久了挥发掉药效就打折了,喝完可能会微微发汗,这是正常排邪反应。
-
桑菊饮改良版(风寒型) 【配方】桑叶10g、菊花10g、杏仁8g、连翘12g、芦根20g、薄荷3g、生姜3片 【适合】清鼻涕、怕冷、舌苔白的人群 去年冬天我感冒初期就用这个方子,喝完两剂鼻塞就通了,芦根要鲜的效果更好,没有的话干货也行,记得趁热喝,喝完捂着被子睡一觉,发汗解表效果杠杠的。
-
玄麦甘桔汤(阴虚火旺型) 【配方】玄参12g、麦冬15g、桔梗8g、甘草5g、藏青果10g、木蝴蝶5g 【适合】干咳无痰、夜间加重、喉咙干痒 这个方子特别适合抽烟多或者熬夜后发作的朋友,麦冬要买杭麦冬,煮的时候用陶瓷锅,铁锅会影响药性,可以加冰糖调味,但糖尿病人要慎用。
懒人必备中成药清单 实在没时间抓药的朋友,这些OTC中成药也能救急: • 双黄连口服液(风热型) • 复方鱼腥草合剂(红肿热痛明显) • 养阴清肺丸(干咳少痰型) • 莲花清瘟胶囊(疫毒袭肺型) 注意看说明书上的适应症,别把寒热搞反了,比如舌头深红的是热症,淡白的是寒症,搞错就像火上浇油。
中药使用避坑指南
- 剂量别超标:金银花每天别超30g,连翘超过20g可能伤胃
- 孕妇禁用:特别是藏青果、牛蒡子这些有滑利作用的药材
- 儿童减半:12岁以下孩子的剂量要控制在成人1/3-1/2
- 忌口很重要:服药期间远离辛辣、油腻、海鲜,否则等于白喝
日常养护比吃药更重要
- 晨起一杯温盐水漱喉:杀灭口腔细菌,预防晨起刺激
- 按揉照海穴: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每天3分钟缓解咽痛
- 蒸汽熏鼻法:热水加薄荷脑,用毛巾罩着头熏10分钟
- 食疗方推荐:雪梨川贝炖冰糖(去皮雪梨+川贝粉+冰糖蒸熟)
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如果出现下面情况千万别硬扛: • 持续高烧超过39℃不退 • 呼吸急促、胸痛 • 扁桃体化脓或有白膜 • 黄绿色脓涕伴随剧烈头痛 这时候可能是细菌感染或者引发其他并发症,该吃抗生素就得吃,中西医结合效果最好。
最后提醒大家,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确认体质再用药,把这些方子转发给身边正在受苦的朋友吧,说不定就能帮到某个被鼻塞折磨的人呢!觉得有用记得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