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入侵不用慌!这5味中药帮你赶走冻人寒气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小王裹着羽绒服还在打哆嗦:"明明穿这么多,后背还是发凉。"隔壁工位的李姐端着保温杯走过来:"年轻人不懂养生,我这杯生姜红枣茶可是防寒法宝......"

藏在厨房里的驱寒高手 每天切姜片时留下的辛辣气息,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天然空调,生姜皮薄肉厚,切片煮水能暖胃散寒,加点红糖就是冬日街头的经典热饮,记得小时候淋雨回家,奶奶总会煮碗姜汤,看着腾腾热气里浮着几片微卷的姜,喝下去从喉咙到胃都热乎乎的,不过要提醒各位上班族,带皮生姜更适合日常保健,如果是治疗严重风寒感冒,最好去掉姜皮,效力更集中。

被误会的"调料医生" 别小看炒菜时的桂皮花椒,这些香料柜里的常客都是驱寒行家,去年冬天我去川西出差,当地民宿老板教了个小窍门:把桂枝、花椒、艾叶打碎装布袋,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就是天然暖手宝,后来查资料发现,桂枝不仅能发汗解肌,对长期待在空调房导致的肩颈僵硬特别有效,现在办公桌下就压着个自制草药热敷包,午休时敷着特别解压。

那些年错过的"野草" 公园角落里总有些不起眼却能量满满的植物,清明扫墓时随手拍的紫苏照片,最近成了办公室热门话题,这种带着特殊香气的叶子,对付海鲜过敏引起的寒症特别灵验,同事小陈上次吃虾拉肚子,用紫苏叶煮水喝了半天就好利索,要注意新鲜紫苏叶偏凉,若是烘干制成苏梗,又能化解胸闷腹胀的寒湿积滞。

厨房药房两相宜 说到食补驱寒,不得不提广东人的当令智慧,上个月去潮汕朋友家,阿姨端出的胡椒猪肚鸡汤让我惊艳不已,白胡椒粒在砂锅里慢炖三小时,汤色奶白入口辛香,喝完半小时手脚就开始发热,现在我家冰箱常备着黑胡椒粉,下雨天煮面时撒一点,既能提味又能预防着凉,不过要提醒肠胃敏感的朋友,白胡椒性烈容易上火,用量要控制好。

代代相传的祛寒密码 外婆的樟木箱底总藏着些宝贝,去年整理旧物翻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爷爷当年采的艾绒,听长辈说端午采的艾叶火气最旺,晒干捣碎做成艾条,冬至用来灸足三里特别养人,现在我们家改用艾草泡脚,每周三次,泡完擦干立刻穿上棉袜,整个人像被云朵包裹着,但要注意糖尿病人末梢神经不敏感,水温要控制在40度以下。

其实对抗外寒不需要复杂程序,掌握这几个生活小技巧就能轻松应对:晨起含片生姜唤醒阳气,阴雨天用桂枝枝煮水拖地,衣柜挂个花椒香囊防潮驱虫,睡前艾叶水泡澡活络经脉,当然具体用药还是要咨询中医师,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不同的茶种,同样的温度却有不同的冲泡方式,记住这些古老智慧,让我们在这个多变的季节里,做个温暖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