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李的药材店门口总停着些陌生面包车,后车厢堆满沾着红泥的大块根茎。"这是牛大力鲜货到了?"我凑近看热闹,老李神秘一笑:"现在这玩意儿金贵着呢,凌晨三点就去冷库抢货。"
要说这牛大力,原本只是岭南山民泡酒的土药材,谁曾想近几年突然成了中药材市场的香饽饽,价格像坐火箭似的往上窜,前年还卖8块一斤的鲜货,去年涨到25,今年直接突破40元大关,在玉林药材市场,带皮统货都要这个数,要是切片的精选货,价格还得翻着跟头往上涨。
这波涨价潮把海南文昌的老陈乐坏了,他家十亩坡地全种了牛大力,去年光卖鲜根就挣了台冰箱钱。"以前挖出来当柴烧,现在可是捧着金疙瘩。"老陈边说边擦着额头的汗,他正带着二十几个老乡连夜挖根,"凌晨四点就要装车,迟了收购商可不要。"
市场上的暗流比我们想象的汹涌,前阵子广西暴雨冲垮了好几处种植基地,消息刚传开,就有广东药商直接包车下地收鲜货。"那时候田头价每小时涨五毛,晚来两小时就得多吃好几碗饭。"南宁做中药材批发的老黄说起这事直拍大腿,他手机里还留着当时装满牛大力的货车视频,车斗堆得冒尖。
其实懂行的都知道,牛大力价格疯涨背后藏着本经济账,前几年石斛、三七价格跳水,药农转种牛大力就像押宝,没想到撞上全民养生热潮,加上电商直播带货,这味"南方人参"突然成了网红,某音上教用牛大力炖汤的短视频点赞百万,药店柜台摆着的牛大力礼盒装卖得比虫草还俏。
在廉江种植基地,老张给我算了笔细账:种牛大力三年才能收成,每亩成本就要四千多。"去年种苗炒到八毛一株,现在新扩的种植户都在咬牙硬撑。"他指着远处连片的黑遮阳网,"看那两家为争滴灌水源,差点没打起来。"这种恐慌性种植直接导致今年种苗价格暴跌六成,但成品价依然坚挺。
最有意思的是越南货搅局,去年边境突然涌入大量"走私牛大力",价格比国产低三成,可药商老王尝过亏:"看着便宜,煮汤发酸,检测发现有效成分差一半。"现在行家都学精了,宁愿多花点钱也要验明正身,听说最近海关查获批假冒越南货,其实是广西边角料染色冒充的。
在亳州中药材批发市场,我亲眼见到戏剧性一幕:两个药商为争半吨切片货,当场竞价到脸红脖子粗,最后成交价比挂牌价高出两成,围观人群里立马响起一片"啧啧"声,这种场景在五年前根本看不到,那时牛大力还跟鸡血藤堆在角落积灰。
不过行内人都在嘀咕:这波狂欢能持续多久?云南新开发的种植基地明年就要挂果,加上人工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更关键的是,国家药典还没正式收录牛大力,现在全靠"民间偏方"撑着场面,就像当年的玛咖,红极一时最后烂市,谁也不敢说牛大力不会步后尘。
老李现在囤货都留了心眼,"不敢多存,怕砸手里。"他指着店里码成墙的牛大力切片,"这都是年前高价收的,现在每公斤赚不到十块差价。"倒是快递小哥最开心,每天经手上百件牛大力包裹,收件地址从北上广深写到新疆西藏,连西藏那曲都有人网购泡酒料。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波涨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养生突然变贵了,以前花二十块能买一大包炖汤料,现在光牛大力就要占掉大半预算,药店老板教我个窍门:挑带须根的实惠,品相完美的礼盒装能溢价一倍不止,不过真懂行的都会选冬至后挖的,这时候淀粉足,药效才够劲。
夜幕降临时,老李的店面灯箱格外亮眼,"牛大力特惠"的红字广告在薄雾中忽隐忽现,不知道这盏灯还能亮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药材江湖里,永远不缺新的故事,就像十年前的猫爪草,五年前的重楼,每个暴富传说背后,都站着无数睡不着觉的药商和心惊胆战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