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们注意了!今天我要给大家掏心窝子说个事儿,前阵子我二姨夫突然胸口疼得直冒冷汗,送医院一查竟是冠心病心绞痛,可把一家人吓坏了,好在隔壁楼退休的张大夫出手相助,开了副中药方子,连着喝了半个月居然大有好转,这事儿让我想起祖父生前总念叨的"西医救急,中医固本"的道理,今儿就跟大家聊聊那些年试过的有效方子。
要说这冠心病心绞痛,搁古代就叫"胸痹心痛",咱们老祖宗对付这毛病可有一套,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放支架,记得小时候见祖父给病人开方,总要在纸包上写"瓜蒌薤白白酒汤"几个字,后来学医才知道,这七个字可是汉代医圣张仲景的秘方,瓜蒌30克加上薤白15克,用黄酒煎服,特别适合那种闷得慌、像压着石头的胸闷痛,不过要注意,这方子得舌苔白腻的人才管用,要是舌头红得像火烧似的,那可得另想办法。
去年邻居王叔的情况就复杂多了,他这心绞痛发作时整个人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满头大汗,手脚冰凉,张大夫给开的丹参饮加减方真叫绝:丹参2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10克(打碎),三碗水煮成一碗,趁热咕嘟咕嘟喝下去,没想到这紫红色汤药看着吓人,效果却出奇的好,不过张大夫特别交代,檀香这味药可不能久煎,煮时间长了反而失效。
要说最神奇的还是遇见陈老师那次,这位退休语文老师常年心悸胸闷,随身装着速效救心丸,他有个本子记满了偏方,其中有个"三七琥珀粉"的方子让我印象深刻,三七粉和琥珀粉按2:1的比例混合,每天早晚各吃3克,这法子特别适合舌下有瘀斑、嘴唇发紫的血瘀体质,不过要提醒大伙,孕妇千万不能碰,三七虽好毕竟有活血作用。
上个月陪老妈去山里采药,挖到棵野生延胡索,这才想起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记载的"金铃子散",做法简单得很: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两味药研成细末,发作时冲服6克,这黄色粉末入口苦得直皱眉,但对付那种针刺样胸痛确实灵验,不过这药性偏寒,胃寒的朋友最好配着姜汤喝。
最近研究了个适合现代人的改良方子——银杏叶山楂茶,取银杏叶15克(要路边捡那种落叶,霜降后的最好)、生山楂30克,再加几颗乌梅调味,每天当茶水喝,特别适合血脂偏高、脖子发僵的上班族,不过要千万注意,银杏叶有毒成分得煮透,煮出来的茶汤应该带点青草香才对。
这些年来亲眼见过太多病例,深深觉得中药讲究"一人一方"不是虚话,就像同样是胸痛,有人吃了瓜蒌薤白汤见效,有人却越吃越难受,建议大家千万别照着网上的方子乱试,找靠谱的中医师辨证才是正道,平时备点中成药应急可以,但真想调理还得面对面把脉问诊,记住咱老祖宗的话:"是药三分毒",养生先养心,保持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