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李在朋友圈晒他家药店的进货单,把我们都看呆了——三七批发价比市场价低四成,黄芪论斤称比药店零售划算得多,一问才知道人家摸清了中国中药材批发网的门道,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个宝藏平台到底怎么玩。
平台选对省半年工资 现在自称中药材批发的平台一抓一大把,但真正靠谱的就那么几个,中国中药材批发网能做大这么多年,关键就在"源头直供"四个字,我扒过他们的供应商名单,安徽亳州的芍药大户、云南文山的三七种植基地、甘肃定西的党参合作社都在列,去年有个同行抱怨在某平台买到硫磺熏过的枸杞,后来转战这个平台才发现,人家直接把质检报告挂商品页上,连药材农药残留数据都看得清清楚楚。
新手必看的采购三板斧
-
认准"道地药材"标签 老祖宗留下的"橘生淮南则为橘"道理在药材界同样适用,比如买人参,吉林抚松的园参和长白山的野山参价格能差十倍,平台上标着"四大怀药""浙八味"认证的产品闭眼入准没错,这些可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学会看"统货"和"选货" 别以为便宜就是占便宜,前阵子帮亲戚诊所采购,发现同样品相的当归,带"选货"标签的比"统货"每公斤贵20元,差别就在筛选工序,选货要经过机器去杂、人工分拣、粉尘处理三道关,药效更纯净。
-
盯着"产地直发"标识 去年中药材价格坐过山车,当归从30块飙到80块,后来才知道中间商囤货炒作的猫腻,现在平台开通"产地直通车",今天下单明天就能收到带着晨露的新鲜药材,价格还比市场价低15%-20%。
老药师私藏的省钱妙招
-
错峰采购捡漏 中药材也有"金九银十"的说法,行内人都知道每年清明前后是囤货好时机,这时候平台会有"春播节"活动,虫草、灵芝孢子粉这类贵细药材能打到7折,去年我就蹲守到西洋参买二送一,算下来每斤省了200多。
-
尾货专区淘金 别小看"临期特卖"专区,很多都是当年新货,像陈皮这类越陈越好的药材,去年的库存到今年反而更值钱,上个月刚抢到9.9包邮的五年陈艾条,转手卖给养生馆赚了三倍差价。
-
拼单团购更划算 平台最近推出"药材拼拼"功能,凑够10人团立减15%,我们几条街的药店组了个采购联盟,上次团了200公斤茯苓,均价比零售低30%,还包顺丰冷链。
防坑指南请收好
-
警惕"超低价"陷阱 去年某店铺9.9包邮的三七打成粉,结果检测出掺杂面粉,记住正经三七粉不可能低于300元/斤,平台最近上线"价格预警"功能,低于市场价40%的商品会自动提醒。
-
查看追溯码 现在正规药材都有身份证,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能看到种植基地监控、采收记录、加工流程,上个月帮中医馆验收党参,通过追溯系统发现是定西海拔1800米产区的,药效比普通货强三成。
-
保留样品对比 第一次合作的供应商建议先买500克样品,去年我对比过三家的川芎,发现虽然都是四川产,但都江堰的油润度明显比别的地方好,现在固定跟这家拿货。
行业新趋势早知道 最近平台上线了"中药跨境通",日韩东南亚的客户都在疯抢我们的中药材,像阿胶糕、人参蜜片这类即食产品出口量涨了6倍,有眼光的老板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用平台提供的多语言服务拓展新赛道。
最后说个冷知识:平台每月15号有"药材大集"直播,请的都是中医药大学教授现场鉴宝,上周直播教怎么看冬虫夏草的头草和二草区别,场观破百万,打算入行的新手建议先关注直播间,把基本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