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深山老林里,总有些披着神秘外衣的草木,要说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当属这种叫"倒吊笔"的野草,第一次听说这名字时,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画面是:一支毛笔倒挂在树枝上?直到跟着采药人钻进灌木丛,才见到它的真面目——一簇翠绿的枝叶从岩缝里钻出来,细长的茎秆顶端垂着几朵米白小花,活脱脱像支蘸饱晨露的狼毫悬在半空。
山沟里的"救命草"
在云贵山区的村子里,倒吊笔可是家家户户都认得的"保命草",老一辈人说这草专治"五毒",毒蛇咬伤、毒虫叮咬、痈疮肿毒,只要掐几根嫩茎捣成泥敷上,不出半天就能消红退肿,去年清明我跟着王伯去采药,亲眼见他徒手抓住一条竹叶青,被咬的手指瞬间黑肿,他却不慌不忙揪了把倒吊笔嚼碎敷在伤口上,没到晌午就活蹦乱跳地下山了。
这草最绝的是它的生长习性,别的草都往上蹿,它偏偏往下长,细长的茎秆顺着岩壁垂下来,根须扎进石缝深处,老中医说这叫"天地倒悬采灵气",吸的是地气,散的是热毒,每年惊蛰过后,村里的媳妇们会挎着竹篮满山找它,不为卖钱,就为备着夏天给孩子治痱子,新鲜叶子揉出汁水抹在红疹上,比什么药膏都管用。
浑身是宝的"天然药箱"
别看倒吊笔长得不起眼,从根到叶都是宝贝,春天抽的新芽晒干泡茶,专治咽喉肿痛;开花前的茎秆切片炖肉,能祛风湿;连秋天结的果子都是止泻良药,前年我家小子贪嘴吃坏肚子,奶奶就是用晒干的倒吊笔果煮水,一碗下去就不闹腾了。
最神奇的是它的"还魂"本事,去年邻居张叔被黄蜂蜇得满脸肿胀,医院说要观察三天,他偷偷扯了把倒吊笔捣烂敷脸,第二天肿就消了大半,现在村里人被虫子咬了,都习惯揪片叶子搓出汁水涂涂,比风油精见效快多了,不过要记住,这草性子烈,孕妇和体寒的人可不敢乱用。
现代验证的千年古方
别以为这是土法子不靠谱,省城医学院做过实验,发现倒吊笔含有特殊的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比青霉素还强,去年市中医院收了个被毒蜘蛛咬伤的患者,常规治疗三天还在发烧,老院长偷偷加了倒吊笔煎剂,当天体温就降下来了。
现在城里人流行喝养生茶,倒吊笔晒干后卖到药店能换不少钱,但真正的老药农都笑着说:"这草离了山窝窝就没魂儿,还是鲜用最灵验。"他们采药有个规矩,每次只剪顶上的嫩枝,留下老根让它明年再发,就像对待山里的老朋友,取之有度才能生生不息。
识药口诀要记牢
要想在野外找到倒吊笔,记住这几个窍门:专挑背阴潮湿的岩壁,叶子像竹叶却更油亮,折断茎秆能拉出丝状的黏液,最保险的认法是看花——米白色小花成串倒垂,像仙女遗落人间的珠帘,不过千万小心,这草虽然救人,但新鲜汁液沾到眼睛里会又辣又疼,采药时最好戴手套。
下次进山要是遇见这种"倒挂金钩"的野草,可别当杂草错过了,随手折几根带回家,晒干存着准能用上,毕竟在这世上,能解毒救命的不一定在药房,可能就在你家后山的石头缝里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