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讨论养生话题,特别是中药饮片越来越火了,前两天隔壁王阿姨拎着一袋子人参片跟我说:"现在喝中药茶比吃保健品靠谱",这让我突然想起老中医爷爷常说的"草草方方治百病",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中药饮片那些不为人知的功效门道,看完这篇保准你也能变成半个行家!
要说中药饮片的历史,那可真是一部活脱脱的中华文明史,从《神农本草经》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老祖宗们尝遍百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就拿最常见的黄芪来说,它可是补气界的扛把子,我同事小刘之前总喊累,脸色蜡黄,老中医给她开了黄芪当归饮片茶,喝了两个月,现在爬楼梯都不带喘的,这不就是老话讲的"人活一口气"吗?
中药饮片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千人千方",同样是失眠,有人适合酸枣仁安神,有人却要用合欢花解郁,去年我妈总说心慌睡不着,我带她去抓了柏子仁饮片,没想到配上百合红枣煮汤,喝了一周就见效,这说明啥?对症才能下狠药!不过新手千万别自己乱试,就像我表弟学人家泡何首乌治白发,结果拉肚子拉了三天,这教训可得记住。
说到具体功效,那真是各有各的绝活,枸杞子大家都熟,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生嚼补肾,泡茶养肝,炖汤还能润肺,我办公室现在就放着西洋参片,加班累了含一片,提神醒脑还不伤胃,像金银花、菊花这种清热解毒的,夏天煮水喝比冰饮料强百倍,不过要注意,寒性体质的人可别贪杯,我闺蜜就是喝多了蒲公英茶闹肚子进医院的。
有些冷门功效特别有意思,比如说陈皮,大家只知道泡水理气,其实炖肉时放两片还能去腥增香,还有山楂饮片,消食化积是本事,搭配决明子还能降血脂,上个月陪老爸体检发现脂肪肝,老中医给开了绞股蓝配荷叶,喝了一个月居然有改善,这些偏方看着土,效果真挺唬人的!
当然啦,中药饮片也不是万能灵药,我同学迷信网上买的"减肥秘方",把番泻叶当饭吃,结果送医院洗胃,这里必须敲黑板:任何药材都有偏性,就像辣椒虽好不能当饭吃,像附子、川乌这些猛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自己瞎折腾容易出大事,孕妇、哺乳期女性、慢性病患者更要慎之又慎,一定要听医生的话。
现在市面上的中药饮片五花八门,选购时要擦亮眼睛,我教大家几个窍门:先看颜色,当归片应该是黄棕色,发白的可能被硫磺熏过;再闻气味,真正的三七有股鱼腥味,要是香喷喷的反而有问题;最后尝味道,优质阿胶砸碎后应该又脆又香,发黏的肯定掺了杂质,记住便宜没好货,药店搞活动买三送二的多半不靠谱。
最后说说保存方法,这可是大学问,前年我家的党参长虫了,老中医说必须晒干后用密封罐装,最好放几包干燥剂,像枸杞、桂圆这种含糖量大的,建议冷藏不然容易发霉,我习惯把常用饮片分装在小玻璃瓶里,每次用量刚好一平勺,这样既卫生又方便携带。
说到底,中药饮片就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健康密码,它不像西药那么立竿见影,但细水长流地调理身体真的管用,不过咱们普通人千万别把自己当试验田,该看医生时候别硬扛,就像熬中药讲究火候,养生也得掌握分寸,您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