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收购价坐过山车!种地老农含泪倒苦水,背后这5个真相没人敢说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去年这时候黄芩还卖8块钱一斤,今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河南焦作的老张蹲在自家药田边,手里捏着刚挖出来的黄芩根,烟头在旱烟杆上忽明忽暗,这位种了二十年中药材的老把式,第一次尝到"越丰产越赔钱"的苦涩滋味。

眼下正是中药材集中采收季,本该热闹的收购站却弥漫着诡异的低气压,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这些传统药市,随处可见装满党参、黄芪的三轮车,药贩子们攥着手机刷行情软件,收购价牌上的数字每天都在跳水,这种集体焦虑背后,藏着五个正在撕裂中药行业的残酷真相。

天灾比药商更会"坐庄" 今年春天的倒春寒让云南三七减产三成,可秋后丰收的甘肃当归又遭遇持续阴雨,老药农们都说"靠天吃饭",现在连天气预报都能左右药价,去年暴雨泡烂的河南四大怀药,硬是把地黄价格从15元/公斤推高到35元,但别以为灾害必涨,今年东北五味子大丰收,供过于求反而让收购价跌穿成本线。

政策红绿灯忽闪不定 环保督查让陕西的黄连种植区关停半数加工坊,GAP种植规范逼着散户升级设备,最要命的是医保目录调整,某省道地药材刚进目录,药企订单骤增,次年被踢出目录,收购商直接撤资,有药商透露,现在看到"乡村振兴"文件就手抖,不知道哪句政策会砸中自家饭碗。

资本游戏玩的就是心跳 前年某医药集团包下贵州2000亩太子参基地,收购价比市价高出30%,吓得散户纷纷改种,结果集团突然转做提取物,鲜货直接堆在冷库烂掉,更狠的是游资炒作,去年有人囤积宁夏枸杞,把价格从25元/斤炒到60元,等跟风种植的起来后又砸盘出货。

电商直播打乱价格体系 看着手机屏幕里"9.9包邮的野生灵芝",安国药市的老商户直冒冷汗,某网红直播卖断货的"艾草养生锤",原料艾叶收购价三个月暴涨两倍,但现在消费者都在比价,今天你卖8块,明天就有同行敢贴7块还包邮,传统药商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渠道,正在被直播间的吆喝声击穿。

国际贸易战暗流涌动 越南来的八角茴香比国内便宜1/3,缅甸的石斛打着"有机"旗号抢占高端市场,最要命的是日本汉方药企大量采购吉林人参,导致国内药企原料告急,海关数据显示,去年中药材出口增长15%,但利润全被汇率波动吃掉,有药商自嘲:"我们辛苦种的药材,成了别人涨价的筹码。"

面对这种乱象,老张们也在摸索新活法,安徽亳州的王老板联合周边农户成立合作社,用订单农业锁定价格;四川峨眉山的川芎种植户玩起"错峰销售",把鲜货做成饮片错开集中上市期;更有年轻人搞起"药材溯源直播",让消费者看着地里生长的药材下单。

站在药田边的老张掐灭烟头,摸出手机打开期货软件:"现在得学着看K线图了,明年改种半夏试试,听说科研机构培育出抗涝新品种......"远处收购站的电子屏突然闪烁,最新报价让人群爆发出惊呼,这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里,有人含泪离场,也有人准备逆势抄底——中药材江湖的故事,永远在轮回中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