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春天不养生,四季都白忙",这话倒是让我想起老中医爷爷常说的"花蕊藏金方",前些天整理药匣子,翻出几罐黄澄澄的松花粉,这才惊觉咱们老祖宗玩转花粉养生这门学问,可比现在那些保健品广告实在多了。
要说花粉入药,那可是正儿八经写进《本草纲目》的正经事,李时珍老爷子早就给松花粉盖过章,说它"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您可别小看这些细如金粉的颗粒,在古代那是妥妥的"贵族养生品",听说唐朝贵妃们喝的牡丹花露,宋朝文人案头的菊花粉丸,都是拿花粉当宝贝的实证。
松花粉算是中药花粉界的扛把子,每年清明前后,长白山的老采药人都会举着长杆在松林里转悠,就为收集那层薄如蝉翼的"松黄",这玩意儿讲究个"鲜"字诀,采下来得趁着活气装罐,不然药效就像沙漏里的细沙,悄悄就流走了,现在药店里卖的破壁松花粉,倒是方便了咱们这些懒人,直接冲着喝就行。
荷花粉倒是个妙东西,专治现代人的"熬夜综合症",前阵子隔壁王婶总抱怨心慌失眠,老中医给开了个荷花粉+百合的方子,这粉色的细末泡水后飘着荷香,喝着像在舌尖跳了支江南小调,不过要提醒一句,荷花粉性凉,体寒的朋友可得搭着红枣姜茶喝,不然肚子闹起革命来可别找我。
说到最接地气的还得数油菜花粉,记得小时候奶奶总在清明时节收些黄灿灿的花粉,说是治前列腺毛病的土方子,现在科学研究表明,这不起眼的小花粉含的甾醇类物质,确实对男士健康有奇效,不过新鲜油菜花粉得经过破壁处理,不然那层硬壳进肚里,怕不是要原封不动地"拜访"马桶君。
最近网上流行自制花粉面膜,倒让我想起古书里记载的"花精凝脂术",把桃花粉混着蜂蜜敷脸,据说能让脸皮比绸缎还光溜,去年试了次玫瑰粉配酸奶,敷完脸蛋确实透着粉嘟嘟的光泽,不过敏感肌的朋友可得小心,有些野花粉容易扎马尾辫(引发过敏)。
要分辨好花粉也不难,记住三招:先看颜色,纯天然的花粉绝不会死白死黄;二闻气味,应该有股淡淡的草木香,要是冲鼻子多半动了手脚;三尝味道,正宗的中药花粉入口微苦带甘,要是甜得发腻准是掺了糖,保存时切记要躲光避潮,玻璃罐子放冰箱冷藏最妥当。
最后唠叨一句,虽说花粉养生好处多,但不是什么都能随便往嘴里塞,像蓖麻花粉这种带毒素的,就得老老实实待在中药铺当配伍药材,咱们普通人日常食补,认准正规厂家的破壁花粉就行,每天早晚一勺,权当给身体撒点"花肥",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可比那些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