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药香飘四海,解码东中药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守正创新之路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咱老百姓常说'中药讲究个地道',今天要聊的这家企业,可是把'地道'二字刻进骨子里的百年老店。"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旁的一家茶馆里,笔者听着老药商王掌柜敲着桌子说道,"要说东中药材股份有限公司,那可是从炮制当归起家的行家,如今连年轻人都追着买他们家的养生茶包。"

【百年传承:药香里的家族密码】 2023年深秋,在东中药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博物馆里,92岁的刘氏第三代传人刘守仁抚摸着展柜里的铜药碾,向参观的孩子们讲述着:"光绪二十八年,爷爷挑着两筐当归走西口,靠三斤荞麦换回半块马蹄银......"这间保存着三百多件制药老物件的博物馆,像一部立体的企业发展史,从民国时期"刘记药铺"的手推磨,到计划经济年代的国营药厂,再到如今年产值过亿的股份制企业,四代人见证着中医药行业的沧桑巨变。

"别小看这台德国进口的低温萃取设备,它可是咱们花了三年时间才驯服的'洋骡子'。"生产总监张明带着笔者穿过现代化车间时笑道,在保留古法炮制技艺的同时,企业近年来投入2.3亿元建设智能煎药中心,引进的AI质检系统能通过气味识别药材年份,这种"老师傅带新徒弟"的模式,让六味地黄丸的合格率提升到99.8%。

【破局之道:当老字号遇上新消费】 "去年双十一,我们电商部的小伙子们盯着屏幕不敢眨眼——最终人参蜜片卖出12万份!"电商运营负责人李薇说起这个数字仍难掩兴奋,这个创立于1987年的老牌药企,如今在抖音拥有186万粉丝,直播间里"中药姐姐"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石斛功效,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500万人次。

更让人意外的是,企业悄悄孵化了"草本宇宙"子品牌,在合肥滨湖新区的体验店里,茯苓咖啡、陈皮鸡尾酒与二十四节气养生茶饮组成年轻化产品矩阵。"我们调研发现,00后不是不喝中药,而是需要新喝法。"市场部经理王璐展示着手机里的用户画像分析图,"比如这款玫瑰阿胶糕,包装设计改了23稿才定下来。"

【田间地头:种出放心药的秘密】 清晨五点的甘肃定西,东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已热闹起来,技术员小赵蹲在党参田埂上,用手机拍摄叶片状态上传物联网系统。"这片海拔2400米的山坡地,土壤酸碱度必须控制在6.2-6.8之间。"他指着远处的气象站说,通过50个传感器实时监测,今年党参多糖含量比去年提升1.2个百分点。

这种对源头的执着,源于十年前的一次质量危机。"当时一批浙贝母因农药残留超标被退回,给全行业敲响警钟。"质量总监陈芳翻开厚厚的GAP认证档案,"现在我们在全国建立12个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每批种子都要经过372项检测。"在云南文山的三七种植区,无人机正在播撒益生菌改良土壤,这种"中药+科技"的种植模式已获得欧盟有机认证。

【守正创新:传统智慧的现代表达】 在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们正忙碌着。"这是给航天员特制的微重力环境下中药配方颗粒。"首席科学家林教授展示着最新成果,"既要保证药效,又要适应太空环境的特殊储存条件。"企业与中科院合作建立的中药数字化平台,已收录28万份药材样本数据,通过机器学习预测药材品质变化趋势。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也在悄然进行,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里,85后设计师正将《本草纲目》插图转化为国潮元素。"我们把当归切片做成耳环,艾草香囊设计成盲盒玩法。"文创产品经理周婷打开手机相册,展示着即将上市的"五行养生手账",这些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审美的产品,让中医药文化以更年轻的姿态走进日常生活。

夜幕降临时,亳州厂区的灯光依旧明亮,在跨境电商仓库区,贴着日文标签的黄芪饮片正在装箱,这批货物将通过中欧班列直达德国杜塞尔多夫,从驼铃阵阵的丝绸之路,到横贯欧亚的钢铁长龙,这家百年药企正以新的面貌续写着"悬壶济世"的现代传奇,正如董事长刘振华在年度致辞中所说:"守正不是固守,创新不是忘本,我们要让千年药香飘出新时代的味道。"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