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药图谱这么重要?
咱们老百姓对中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苦""黑乎乎""熬汤喝"这些标签上,其实翻开《本草纲目》,你会发现中药里藏着半个自然界的颜值担当!从雪白的人参到紫红的灵芝,从蜷曲的钩藤到绽放的菊花,每味药都是老天爷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更别说那些听着就像古诗的名字了——半夏、白芷、紫苏...光念一遍都唇齿生香。
现在市面上的中药图谱要么太专业看不懂,要么粗制滥造颜色失真,今天给大家整理的这份图文大全,不仅请中医药专家把关命名,还专门找了传统水墨画风格的配图,保证你看完既能涨知识,又能当手机壁纸!
根茎类中药:藏在土里的大药库
(配图:鲜嫩黄白色的人参特写) 人参:东北三宝之首,芦头越长年份越老,须根像小裙子一样蓬松的是野山参,西洋参表面有暗纹,像皱巴巴的土豆皮。
(图:带芽尖的苍术切片) 苍术:茅草味十足,断面有朱砂点的是好货,注意和白术区分,白术断面是菊花纹,像迷你年轮蛋糕。
小贴士:根茎类药材要选饱满坚实的,轻飘飘的可能是陈货,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整根炖汤最好挑伞形完整的。
花果种子:会开花的治病高手
(组图:含苞的金银花 vs 盛开的菊花) 金银花:没开的花蕾最值钱,开花后药效就打折扣,注意和山银花区别,山银花花瓣厚,像小喇叭。
(特写:酸枣仁剖面) 酸枣仁:鼠李科的"安眠药",外壳光滑的是熟枣仁,治失眠;表皮发皱的是生枣仁,反而更提神。
趣味知识:枸杞不是越红越好!暗红色的宁夏枸杞甜中带涩,发亮的可能是硫磺熏过的,决明子泡水会变色,汤色金黄的是好货。
树皮与树脂:老树身上的宝贝
(对比图:牡丹皮 vs 地骨皮) 牡丹皮:刮掉外层栓皮后,内层发白带棕纹,劣质品会用其他树皮染色冒充,真品掰开有"糟皮粉心"的特征。
(微距图:乳香泪滴状树脂) 乳香:看起来像琥珀的眼泪,好的乳香能挂在火上烧出香气,没药比它更苦,两者常搭配治跌打损伤。
鉴别窍门:桂皮分官桂(细长)和板桂(平板),炒菜用的多是普通肉桂,杜仲折断时会有银白色胶丝,假的一折就散。
动物药材:来自小动物的神奇馈赠
(组图:完整麝香囊 vs 鹿茸血片) 鹿茸:梅花鹿角尖的绒毛最珍贵,蜡片越薄越好,马鹿茸个头大但药效稍逊,切片时会渗出血色。
(特写:僵蚕腹部足纹) 僵蚕:白僵菌寄生的蚕宝宝,表面要有褐色气生菌丝,劣质品会用石灰处理,摸起来发粘的是好货。
冷知识:穿山甲鳞片泡水会变软,真品边缘有裂纹,现在多用猪蹄甲替代,但效果差很多,买时要认准来源。
矿物与其他:石头也能治病?
(图:朱砂原石与粉末对比) 朱砂:辰砂矿石直接磨粉,真品划玻璃会留红痕,注意和雄黄区分,雄黄遇热变绿还有毒!
(特写:青黛粉末沾手效果) 青黛:蓼蓝叶加工品,好货倒进水里会浮着打转,植物色素容易褪色,染手指的效果越明显越新鲜。
使用警告:矿物药多含重金属,不可长期服用,芒硝泻下力强,孕妇看到要绕道走!
常见易混淆中药对比图鉴
三七 vs 莪术:前者表面有瘤状突起,后者像缩小版姜块 川贝 vs 平贝:松贝"观音合掌",平贝是扁圆珍珠样 黄芪 vs 红芪:蒙古黄芪甜味浓,红芪断面有木质心
鉴别口诀:虫草看环纹,天麻瞧鹦哥嘴,防风要选蚯蚓头,蛤蚧五趾带吸盘!
中药养护小妙招
- 储存:人参放冰箱冷藏,阿胶用油纸包好埋米缸
- 除潮:定期用低温烘箱烘干,切忌暴晒(特别是含挥发油的薄荷、藿香)
- 防虫:花椒、大蒜和药材分开放,否则串味更厉害
- 急救法:贵重药材可真空封存,虫蛀的用高度白酒擦洗表面
四季养生中药搭配指南
- 春季:枸杞+菊花泡茶,清肝明目
- 夏季:荷叶+决明子煮水,消暑减脂
- 秋季:杏仁+百合炖梨,润肺止咳
- 冬季:肉桂+当归煲汤,暖身驱寒
特别提醒:中药讲究"一人一方",这些搭配适合日常保健,治病还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