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参价格暴涨?揭秘中药市场的参谋风云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老板,这党参怎么比去年贵了一倍?"上周陪老妈去中药房抓药时,她盯着价目表直咂舌,这场景恐怕不是个例,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吐槽中药材涨价,尤其是党参这类"平民补品",作为扎根中药材行业十年的"老药客",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党参价格背后的门道。

从"药渣"到"黄金参":党参的逆袭之路

十年前刚入行时,党参还是中药店里最不起眼的"群众演员",记得当时在陇西药材市场,晒得发白的党参条堆成小山,统货价不过每公斤20来块,老药商常念叨:"党参就是个填库存的货,放久了还容易生虫。"

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这两年党参摇身一变成了"网红药材",在某宝旗舰店,包装精美的五年生党参礼盒标价高达800元/斤,堪比虫草架势,更魔幻的是,在云南某些高端养生会所,党参炖鸡套餐敢要价298元/盅,菜单上还特意标注"选用甘肃原产地特级党参"。

这波行情连我这种见惯风浪的老油条都惊掉下巴,上个月去亳州药材市场考察,亲眼见到挂着川陕牌照的大货车排着队抢货,过磅区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让人心惊肉跳——特级货报价已经冲破600元/公斤大关。

三大推手催生"参"贵时代

靠天吃饭遇上极端天气 今年春天回老家探亲,发现邻村张大爷家的党参地成了"试验田",往年这时候该冒芽的药田,稀稀拉拉像秃头少年,老张蹲在地头吧嗒着旱烟:"倒春寒把苗子冻死七成,补种的本钱都是找信用社贷的。"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查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2022年四大主产区(甘肃、陕西、山西、黑龙江)党参减产超40%,更雪上加霜的是,去年秋季持续阴雨导致晾晒困难,大量未及时干燥的参条发霉变质。

资本游戏下的囤积狂欢 在康美药业交易中心,我目睹了最疯狂的"炒参"现场,上百号人围着电子大屏,看着党参期货价格曲线像过山车般上下翻飞,穿花衬衫的操盘手们嘴里蹦出"压货""平仓"等专业术语,恍惚间以为进了证券交易所。

更离谱的是某些游资的骚操作,听说有浙江资本联合药商,在产新季疯狂扫货,把万吨级冷库填得满满当当,这种"饥饿营销"直接导致市场流通量锐减,就像人为制造的"洛阳纸贵"。

全民养生催生需求井喷 打开小红书搜索"党参食谱",跳出20万+笔记,白领们把党参炖鸡当成"办公室续命水",宝妈群流传着"党参枸杞蒸蛋"的辅食秘方,最夸张的是某直播网红创造了单场卖出300万元党参制品的记录,评论区还互相传授"如何用党参面膜祛斑"。

线下更疯狂,走访上海几家老字号药店,店员透露:"现在年轻人买党参跟买奶茶似的,动不动就要'三年生有机款',根本劝不住。"连同仁堂都推出"党参拿铁",一杯咖啡的钱够买半斤普通参。

市场乱象:真假参的猫腻江湖

水涨船高的行情滋生出各种套路,在陇西首阳镇药材市场,我亲眼见识了"魔术表演":摊主当着顾客面把黄芩染色充党参,转眼功夫灰褐色的根须就变成"正宗陇西党参"。

更隐蔽的是"年份造假",行内都知道,真正五年生党参断面有明显菊花纹,但不良商家用硫磺熏过的两年生参冒充老参,某次暗访时,药商悄悄透露:"想要年份足?加钱就行!其实多数顾客也吃不出区别。"

电商平台更是重灾区,搜索"野生党参",满屏都是月销过万的"深山老林采挖"产品,可实际上,我国早在2000年就把党加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现在市面上所谓的"野生参"基本都是人工种植。

聪明人这样买党参

摸爬滚打这些年,总结出几点实在经验:

  • 认准道地产区:甘肃定西、渭源一带的"白条党参"药效最佳,选购时注意表皮狮子盘头状横纹
  • 避开中间商:直接联系合作社比药店便宜40%,很多产地支持视频验货
  • 别盲目追"老参":三年生足够日常滋补,五年生以上多用于特殊配方
  • 警惕过度包装:那些装在檀木盒里的"特级参",多半溢价超过实际价值三倍

特别提醒中老年朋友:党参虽好不宜贪多,常规保健每天15克足够,遇到价格低得离谱的"特价参",八成是陈年旧货或提取过有效成分的药渣。

后市猜想:党参会步铁皮石斛后尘吗?

看着药市里越炒越高的党参价格,不禁想起十年前的铁皮石斛狂潮,当年每公斤几千元的"仙草",如今在批发市场论斤称,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当资本完成收割离场,最终接盘的往往是普通消费者。

不过党参作为药食同源品种,需求根基更扎实,随着人工种植技术突破(据说已有实验室培育成功),加上国家正在严打恶意囤积,明后年价格有望回归理性,建议非刚需用户不必恐慌囤货,毕竟再好的补药也经不起搁着吃灰。

最近听说老家开始流行"党参银行"——农户把收获的鲜参存进合作社冷库,像存钱一样按月收利息,这种新模式或许能平衡市场供需,让这味千年补药重回亲民本色,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不该被资本玩成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