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胃炎,不少人都有倒苦水的经历:吃药时好点,一停药就反复;忌口忌得快崩溃,稍微吃点硬的凉的就疼得直冒汗,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藏着不少调理胃炎的好法子,今天就跟大伙唠唠怎么用中药把老胃病养舒服了,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建议先收藏再看!
为啥西药治胃炎总反复?中医看透3大根源 在中医院消化科坐诊二十多年,我发现很多患者都带着一兜子西药来复诊,奥美拉唑、达喜这些确实能快速止疼,但就像给漏水的水桶打补丁——治标不治本,中医讲究"脾升胃降",胃炎反复多是这三处出了问题:
-
肝气犯胃型(暴脾气胃) 表现:一生气就胃胀,两肋胀痛,反酸到嗓子眼 对应人群:销售、客服、家庭主妇(尤其是爱操心的妈妈)
-
脾胃虚寒型(冰箱胃) 典型症状:喝口水都胀,吃西瓜像吞冰块,凌晨三四点准疼醒 常见人群:外卖小哥、冷藏库工人、爱穿露脐装的姑娘
-
湿热蕴结型(油焖胃) 特征:舌苔黄腻像抹了层油,嘴里发黏,大便沾马桶 高危职业:厨师、烧烤摊老板、夜宵爱好者
祖传药方大公开!对症下"药"才有效 这些年整理了上百个病例,发现这5个经典方子最管用,不过划重点: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定要让大夫摸过脉再抓药!
▶ 肝胃不和型调理方(疏肝理气茶) 【配方】柴胡5g+香附8g+陈皮6g+白芍10g+甘草3g 【用法】所有药材掰碎放养生壶,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炖15分钟,当茶饮 【见效信号】放屁变多(别笑,这是肝气疏通的表现),胁痛减轻
▶ 脾胃虚寒型暖胃汤(姜枣蜜羹) 【配比】生姜30克(带皮切丝)+红枣10颗(剪开去核)+麦芽糖2勺 【做法】砂锅加水没过食材,大火煮沸转小火熬40分钟,趁热喝 【注意】喝完半小时内别喝水,否则稀释药效
▶ 湿热困脾型祛湿饮(三黄薏米水) 【搭配】茯苓15g+黄连3g+佩兰10g+炒薏米50g 【煎法】头煎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分钟,二煎续水再煮15分钟,混合两次药液 【禁忌】喝期间忌牛奶豆浆,防止生湿气
老胃病必知的服药窍门
-
饭前or饭后喝? 治胃病的中药多数要空腹喝,特别是含瓦楞子、海螵蛸这类制酸药的,饭前半小时喝效果最佳
-
药渣别浪费 煎完药的药材加点白酒拌匀,装纱布袋热敷胃部,特别适合寒性胃痛
-
疗程要够数 别吃一周觉得没立竿见影就放弃,中药讲究循序渐进,一般寒性胃病要喝28天,热性胃病至少14天
救命!急性胃痛发作怎么办? 遇到突然胃绞痛,试试这两个应急招: ① 按揉梁丘穴(膝盖外上方两横指处),用拇指用力点按3分钟 ② 嚼服两片醋泡生姜(早上腌好的,午休时含一片)
吃不对吃再多药也白费
-
小米粥陷阱 很多人以为喝小米粥养胃,但久煮的小米粥会产生大量糊精,反而刺激胃酸分泌,正确做法:小米提前浸泡2小时,开水下锅煮10分钟即关火
-
水果黑名单 荔枝、芒果、榴莲这些高甜度水果,在胃里发酵产酸堪比喝醋,实在想吃可以蒸熟放凉吃
-
隐形伤胃杀手 面包里的防腐剂、酸奶中的增稠剂、蜂蜜里的肉毒杆菌孢子,这些添加剂对受损胃黏膜都是二次伤害
保养胃靠这3个"笨"方法
- 每天晒背10分钟(补充阳气)
- 睡前摩腹36圈(掌心搓热顺时针按摩)
- 每周喝2次猴头菇鸡汤(不加花椒八角)
特别提醒:如果出现呕血、黑便、体重骤降,千万别硬扛,赶紧去挂消化内科做胃镜!中药调理适合慢性胃炎,急性病变还得相信现代医学。
最后送大家一句养胃真经:吃饭七分饱,情绪控制好,三餐定时定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