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隔壁张大爷吃鱼时被鱼刺卡住,硬吞了两大碗米饭结果半夜疼得送急诊,这种事儿咱身边可不少见,特别是家里老人小孩吃饭着急的时候,其实遇上食道异物,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就有应对妙招,今儿就跟大伙唠唠这个事。
【一、为啥会卡住?这些习惯要改改】 咱们平时吃东西急了、说话时狼吞虎咽,或者边吃边玩闹,都容易出岔子,尤其是吃鱼、吃鸡块、啃骨头这些带尖刺的食物时,稍不留神就可能"中招",有些老年人假牙不合适,年轻人整颗牙吞枣,小孩子嘴里含饭乱跑,都是高风险场景。
上个月楼下王婶就被枣核卡住,当时脸憋得通红,后来用了个土法子:抓把韭菜不要嚼,整根咽下去,利用韭菜纤维裹着异物往下走,这法子虽然应急,但可不是人人都管用。
【二、中药化解有讲究 这些偏方慎尝试】 老辈人常说"威灵仙熬水喝能化骨刺",确实有道理,前年李叔被鸡骨卡住,去中医院开了威灵仙30克煮水,小口慢慢咽,半天工夫就缓解了,不过要记住:
- 威灵仙有小毒,必须医生开方子
- 只能用于细小鱼刺,大骨头千万别试
- 喝后要是胸痛加重,必须马上去医院
还有人推荐醋泡,其实只对刚卡住的软刺管用,去年我表弟卡了个小鱿鱼须,猛灌半杯醋,没两分钟就感觉刺没了,但要碰上大块异物,喝醋反而刺激伤口,越喝越肿。
【三、经典药方这样用 对症才能见效】 中医院常用的有几个经典方:
-
半夏厚朴汤:对吞咽困难、总感觉喉咙有东西的情况特别管用,就像办公室刘姐,总说"梅核气",嗓子眼堵得慌,大夫开的就是这个方子。
-
枳壳化痰散:适合卡异物后引发的咳嗽痰多,菜市场卖肉的老赵上次被碎骨卡了,咳得震天响,喝了三天这个中药就好了。
-
旋覆花代赭石汤:专门对付反酸烧心的情况,我们小区张阿姨卡东西后总泛酸水,喝这个汤药特别见效。
这些方子看着简单,但剂量搭配大有学问,就像做红烧肉,同样的调料不同火候味道差远了,建议还是找中医师望闻问切,别自己瞎琢磨。
【四、预防才是正经事 这几招要记牢】 说到底,防患于未然最重要,我总结了几个实用小贴士:
- 吃饭就像拆炸弹:细嚼慢咽,手机放一边
- 孩子吃饭要盯紧:别让他们边跑边吃
- 假牙不合适赶紧修:别怕麻烦
- 吃鱼先学吐鱼刺:特别是给孩子吃的时候
- 坚果瓜子仁掰碎了再给老人吃
上个月社区组织健康讲座,老中医特意教了个急救手法:如果被小鱼刺卡住,可以含片维生素C慢慢咽,酸性液体能帮助软化鱼刺,不过这只是应急,真卡住了还是要及时看医生。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剧烈疼痛、反复呕吐、发烧这些情况,千万别硬扛,去年工地小陈被鸡骨卡住拖了两天,结果食管穿孔做了大手术,中药调理固然好,但急性期还是要听西医的,咱们老百姓啊,关键时刻既要信老祖宗的智慧,也要相信现代医学,两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