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人参假的多?揭秘市场上的参机陷阱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15 0
A⁺AA⁻

"老板,这人参怎么卖?""三百块一斤,野生的!"看着摊位上油亮粗壮的"老山参",我摸着口袋里的钱包有点心动,这是上周在景区药材店的真实经历,回家后老中医朋友一句话让我后背发凉:"现在市面上十根'人参'九根假,你捡大便宜了。"

遍地开花的"人参陷阱"

走在旅游古镇的青石板路上,每隔百米就能看见挂着"长白山人参"招牌的店铺,红绳串着的"野山参"泡在玻璃罐里,标价从88元到8888元不等,直播间里更夸张,"百年老参""特级野山参"喊出9.9包邮的跳楼价,弹幕里还在刷"求上链接"。

去年央视曝光的安徽亳州药材市场暗访视频让人咋舌:商贩们当着记者面把胡萝卜染色加工成"红参",用胶水拼接断根,甚至往虫蛀的参体里灌铅增加重量,某电商平台抽检数据显示,号称"长白山五年参"的产品,实际检测合格率不到40%。

造假产业链的"七十二变"

在浙江桐乡做中药材生意的张叔跟我透露:"现在造假都形成产业链了,光'做旧'就有十几道工序。"最常见的是用廉价西洋参冒充,毕竟两者外形相似,但价格差了十倍不止,更狡猾的会把人参须嫁接到萝卜根上,放在潮湿环境里养出"自然"的须根。

染色技术更是五花八门:用红糖水浸泡造出"糖参",硫磺熏蒸做出"美白"效果,甚至往参体注射香精,有次我在早市看见摊主现场切片,闻着有股刺鼻的酸味,摊主还振振有词:"这可是正宗高丽参的味道!"

火眼金睛辨真假

老药师教我个口诀:"芦长碗密枣核艼,体似菱形带腿生",通俗点说,真人参主根呈纺锤形,表皮有自然的纵向皱纹,芦头(根茎)有明显的碗状疤痕,掰断时能闻到类似薄荷的清香,断面呈淡黄色菊花心纹路。

最容易露馅的是"拼接参",仔细看能发现接缝处有胶水残留,染色参泡水后会现原形,水会变浑浊或泛红,最绝的鉴别方法是含片人参在舌尖,真货会有微苦回甘,假货往往寡淡无味或者辣嗓子。

这些坑千万别踩

  1. 景区特产店:标价2888的"千年野山参",可能就是胡萝卜雕的
  2. 直播秒杀:9.9包邮的"特级参须",多半是边角料加糖水增重
  3. 流动摊贩:白纸铺着"新鲜挖的野山参",实际是药厂下脚料
  4. 养生馆套餐:打着"人参灸"旗号,用的却是提取过的参渣

靠谱买参的三大法则

建议认准老字号药房,比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这些百年老店,医院开的处方参虽然贵点,但每根都有溯源码,实在要网购,三看":看是否有GMP认证、看评价晒图有没有完整参体、看退货政策是否支持拆封检测。

上个月陪亲戚去东北出差,专门跑到抚松县的人参种植基地,老农指着地里的小苗说:"真正的林下山参要长十几年,你们城里人花几百块买的'野山参',成本连运费都不够。"这话让我想起古玩行的规矩——漏不是那么好捡的,贪便宜吃大亏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如今国家药监局加大了抽检力度,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为普通消费者,与其练就鉴宝本领,不如守住三条底线:不买来历不明的便宜货,不迷信"野生""特级"的噱头,记住人参不是越粗越大越好,毕竟《本草纲目》写着:"人参补气,然非正气之品",吃药尚需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