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好多粉丝留言,说身上突然起大片红疙瘩,痒得整宿睡不着,去医院看了说是急性荨麻疹,开点西药吃着管用,一停药就复发,其实这种情况我太懂了,去年我表弟就是突然浑身长满风团,西医开的激素药越吃越虚,后来找到我们老家的老中医,三副药下去疹子就消下去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坐立难安的急症,看看中医是怎么对症下药的。
先给大家科普下这个病到底咋回事,急性荨麻疹说白了就是身体里的"风毒"突然爆发,就像春天突然刮起十级大风,把皮肤吹得到处都是红包,西医说是过敏原引起的血管扩张,但很多患者明明没乱吃东西还是发病,其实根本原因是体内正气不足,风邪趁虚而入,这时候光靠抗过敏药压症状,就像用胶带粘住漏风的窗户,治标不治本。
我特意整理了老中医常用的五个经典方子,都是经过千百次临床验证的,第一个方子特别适合半夜痒醒的朋友:防风15克、蝉蜕10克、白鲜皮30克、金银花20克、甘草6克,这几味药煮出来的汤水,早晚各喝一次,当天就能感觉疹子没那么烫了,防风就像给皮肤筑起防火墙,蝉蜕专门对付钻心的痒,白鲜皮是天然消炎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有个宝妈读者跟我反馈,她家娃被蚊子咬后全身起疹子,用这个方子泡脚(药材减半)居然也好了,不过要注意,如果是受凉引起的荨麻疹,要把金银花换成荆芥10克,生姜3片,这样驱寒效果更佳,记住煎药时要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熬20分钟,倒出药汁后再加水煎第二次,混合两次药液分服。
第二个方子针对吃海鲜过敏的情况特别灵验:生地黄30克、丹皮15克、紫草20克、徐长卿15克、苦参10克,生地黄像给身体降温的灭火器,丹皮活血散瘀,紫草修复受损皮肤,徐长卿止痒效果堪比西药,苦参清热燥湿,这类患者往往舌苔发黄,大便偏干,喝两天就能看到疹子颜色变淡。
上个月邻居王哥吃小龙虾浑身肿成猪头,我用这个方子给他加了个全蝎3克(研末冲服),结果第二天就敢出门见人了,不过全蝎带毒性,孕妇和小孩千万别用,普通成人也要从小剂量开始试,煎药时记得用砂锅,不锈钢锅会影响药效。
第三个方子适合压力大诱发的荨麻疹: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僵蚕10克,这种类型的患者通常情绪烦躁,疹子会跟着心情变化,像天气预报一样准,柴胡疏肝理气,白芍柔肝止痛,枳壳行气宽胸,当归补血活血,僵蚕专门化解颈部以上的风团,建议搭配玫瑰花茶一起喝,效果更好。
第四个方子应对空调房受凉型: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9克、白芍15克、生姜3片,这种疹子摸起来冰凉,遇冷加重,就像被冰水泡过的皮肤,麻黄打开毛孔驱寒,桂枝温通经络,杏仁润肺防干燥,白芍养血柔肝,生姜暖胃散寒,喝完药最好盖被子睡一觉,让寒气随汗排出。
第五个方子最神奇,专治莫名其妙发作的类型:浮萍15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15克、苍耳子10克、路路通10克,浮萍轻浮能达表皮,地肤子清湿热止痒,蛇床子杀虫解毒,苍耳子通鼻窍(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路路通行气活血,这五味药煮水外洗比口服见效更快,特别是肛门周围瘙痒的患者,坐浴十分钟马上舒服。
说个真实案例,我朋友小张有年秋天突然满身红斑,西医说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打激素针好了又犯,后来用第三个方子加减,配合每天敲打胆经,不到一周就断根了,现在他随身带着装中药颗粒的小瓶子,出差应酬前先喝一包预防。
最后提醒大家,中药虽然效果好,但抓药时一定要去正规药房,有些不良商家会把防风掺假,真正的防风断面有棕色环纹,闻着有股特殊香气,煎药前最好把药材泡半小时,用纯净水或山泉水,自来水里的氯会影响药效,服药期间忌口很重要,羊肉、韭菜、芒果这些发物千万不能碰,实在馋了可以吃点蒸南瓜和水煮白菜。
那些反复发作的朋友,建议喝药期间每天拍腹股沟淋巴结,从上往下拍50次,帮助排毒,晚上9点泡脚时加艾叶15克,引火下行,坚持三天还没改善的话,可能是药不对症,要及时找专业中医调整方子,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一样独特,别人有效的方子你可能要用不同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