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方鉴定那些事儿,老中医教你识真伪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抓药时多留个心眼,别让假药方坑了身子!"这是我在中药房门口常听见王大爷念叨的话,前些日子陪他去抓调理脾胃的方子,老师傅捏着方子眉头越皱越紧,最后竟把药材全推了回来,这让我意识到,一张看似普通的中药方子里,藏着大学问。

药方鉴定为啥这么重要? 去年邻居张婶图便宜买了游医开的"祖传秘方",结果喝得浑身浮肿住院,这事在胡同里传开后,大家才惊觉药方鉴定不是小事,老中医告诉我,现在市面上三成以上的药方存在猫腻,要么是药材以次充好,要么是配伍暗藏风险,就像前阵子曝光的某网红减肥茶,打着古方旗号却添加违禁成分,害得好几个姑娘进了急诊室。

老师傅教我的五招鉴方术

  1. 望"方"色变要警惕 上周跟诊时见着个奇怪方子,写着"犀角三钱",老师傅摇头说这必是假方,现在犀牛早被保护,正经大夫会改用水牛角替代,就像遇见"虎骨""穿山甲"这类禁药,直接打叉处理,还有那些吹嘘"七天根治糖尿病"的,纯属扯淡。

  2. 药材配伍藏玄机 有次见学徒抓药,把贝母和乌头混在一起,老师傅赶紧拦住:"这是要人命的搭配!"中药讲究相生相克,十八反"歌诀里提到的药材绝对不能同方出现,正规药方会标注煎煮方法,要是看见让所有药一起熬的,多半不靠谱。

  3. 特殊标记辨真伪 真药方常有暗记,比如某味药剂量旁画个小圆圈,或是特定药材下划波浪线,有次遇见个方子所有数字都带小数点,老师傅笑道:"机器生成的方子吧,老中医开药哪有开0.5克的?"

  4. 气味门道最实在 上个月帮朋友验方,刚凑近就闻到刺鼻化学味,正宗中药该有天然香气,像当归带甘甜,薄荷透清凉,要是闻着像漂白粉或樟脑丸,准是药材被硫磺熏过,特别是虫草、枸杞这类贵重药材,造假的最爱动歪脑筋。

  5. 煎药过程现原形 真药方煎出来汤色透亮,药渣完整,有次见患者拿来的药渣全是碎末,老师傅断言是边角料打的粉,更离谱的是所谓"古法熬制"的膏方,开水一冲全化开,明显掺了西药成分。

这些坑千万别踩!

  1. 网红神方多陷阱 某音上爆火的"祛痘神方",查了发现就是大黄加激素,那些号称"祖传秘方"的,九成连《药典》都查不到,记住正经中医院开的方子,右下角都有红章和医师签名。

  2. 便宜没好货 菜市场边上摆摊的"老中医",十块钱开三副的方子敢吃吗?就像人参,正经五年参须完整,而染色的园参泡两天就现形,别信"低价促销",好药材成本摆在那里。

  3. 网络购药风险大 某宝买的"古法炮制"阿胶,到货发现硬得像石头,正规药店每味药都要经过三道质检,网购的连生产批号都查不到,更别说那些微信卖的"内部特供药",吃出问题都找不到人。

救命知识要牢记

  1. 存好购药凭证 每次抓药都要留底方,拍照记录药材样子,上次李叔发现药不对版,就是靠照片维权成功的。

  2. 认准正规机构 三甲医院的中医科、老字号药房最保险,社区医院开的方子,最好让相熟的老中医帮忙过目。

  3. 身体异常立即停 喝药后头晕呕吐别硬扛,可能是药物中毒,见过有人吃偏方吃出肝损伤,耽误了最佳治疗期。

写到这里想起爷爷常说:"中药治病靠的是君臣佐使,做人做事也要明明白白。"现在每次抓药我都养成习惯,先用手机查医师资质,再看药房有没有公示检验报告,毕竟健康无小事,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擦亮眼睛,下次要是遇见来路不明的药方,记得先找懂行的人掌掌眼,这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