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驱寒必备!5种经典中药方让你暖到骨子里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气温骤降,后台总有人留言说手脚冰凉、关节冷痛、反复感冒,其实这些都是寒气入侵的表现!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老中医常开的5个散寒经典方子,都是我亲自试过有效的,别看药材简单,搭配起来可是大有讲究,文末还会教你怎么根据自己的症状选对方子。

生姜红枣茶:新手入门驱寒神器 记得去年这时候,我总感觉后背发凉,同事看我裹着羽绒服还在打哆嗦,甩给我一包姜片红枣茶,别小看这两样食材,生姜含的姜辣素能刺激血液循环,红枣补气养血,两者搭配就像给身体开了暖气,我每天早晨煮一杯,两周后连指尖都不带发麻的了。

具体做法:生姜切3-5片(怕辣的可以焯水),红枣掰开去核,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焖10分钟,建议上午喝,晚上喝可能影响睡眠,有个小窍门,加几颗枸杞颜值更高,还能明目。

当归四逆汤:千年暖手神方 这个方子最早是闺蜜推荐给我的,她每到冬天就手脚像冰块,中医说她是"血虚寒凝",当归活血,桂枝温经,细辛散寒,配上甘草调和,简直就是为冻美人量身定制的,我自己试了半个月,以前半夜被冷醒的情况真就没了。

经典配比:当归12g、桂枝9g、细辛3g、白芍9g、通草6g、炙甘草6g,注意细辛不能超量,孕妇禁用,建议找中医师调整剂量,我当初就是让大夫把脉后才敢喝的。

附子理中丸:脾胃虚寒救星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吃根冰棍就胃疼,喝凉水就腹泻,这可能就是脾胃阳气不足,附子理中丸堪称"暖胃小太阳",党参补气,白术健脾,干姜和附子联手驱寒,我奶奶常年备着这个,她说吃了就像胃里穿了件毛衣。

服用指南:中成药很方便,但建议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如果是自制汤剂,附子必须先煎1小时去毒,千万别直接煮!现在药店有炮制好的,安全很多。

麻黄汤:风寒感冒急救方 上个月淋雨后浑身发冷,赶紧翻了这个千年古方,麻黄发汗解表,杏仁宣肺平喘,桂枝调和营卫,甘草缓和药性,熬一碗趁热喝,盖上厚被子发汗,第二天鼻塞流涕真的缓解了,不过要注意,这个只适合风寒初期,如果喉咙肿痛就不适合了。

特别提醒:高血压患者慎用麻黄,出汗后要及时擦干换衣,别吹风受凉,我一般会搭配喝米粥补充津液,毕竟发汗也会伤阴。

艾叶泡脚方:寒从脚下生的克星 这是我奶奶传下来的土方法,艾叶30g+花椒10g+生姜5片,煮水放温泡脚,艾叶温经止血,花椒祛湿散寒,生姜促进循环,泡到额头微微冒汗最好,泡完立刻擦干穿袜子保暖,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脚底不再像踩冰砖了。

加点料效果翻倍:体寒严重的可以加红花活血化瘀,风湿关节痛加威灵仙,我表妹加了玫瑰花,说是能边养生边美容,不过这个属于自行发挥啦。

怎么选对自己的驱寒方?

  1. 怕冷+手脚长冻疮→选当归四逆汤
  2. 吃凉就腹泻+胃胀→附子理中丸最合适
  3. 吹风受凉+打喷嚏→麻黄汤应急
  4. 经期腹痛+血块多→生姜红枣茶改良版(加红糖、桂圆)
  5. 腰膝酸冷+夜尿多→艾叶泡脚+揉涌泉穴

最后唠叨一句,这些方子虽然温和,但长期使用建议咨询中医师,特别是附子、细辛这类有毒药材,必须专业指导,大家还有什么祖传驱寒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点赞最高的下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