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小区门口那丛紫茉莉开花了,粉紫色的小花簇拥成团,像极了小姑娘偷擦的胭脂盒,您可别小看这随便长在墙根巷尾的野花,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载入《本草纲目》的中药材,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既能观赏又能治病的"双面佳人"。
藏在花盆里的中药密码
前些天带老妈去中药房抓药,老中医指着墙角的紫茉莉盆栽说:"这花根晒干就是著名的入地老鼠",当时我手里正捻着几颗黑褐色的块状根茎,表面坑洼得像老树皮,谁能想到这么不起眼的东西竟是治疗扁桃体发炎的利器?
这植物浑身都是宝:叶子揉碎能退小儿高烧,花朵捣汁敷痘痘比芦荟还管用,最神奇的是它根部的淀粉质,遇上急性咽炎含一片,那清凉感直冲天灵盖,记得小时候被蚊子咬了包,奶奶总揪片紫茉莉叶子搓出汁液给我涂,凉丝丝的比风油精舒服多了。
李时珍笔下的养颜秘方
翻遍古籍才发现,古人早就摸透了紫茉莉的脾气,明朝人用它的花瓣泡澡治皮肤瘙痒,清朝宫女拿根茎粉末当牙膏用,最绝的是《千金方》里的记载:新鲜花朵七蒸七晒后炼蜜为丸,专治月经不调,现在美容院吹得天花乱坠的古法面膜,说不定祖宗早就用紫茉莉玩过了。
去年我试了网上流传的紫茉莉美白偏方,把干花碾碎混蜂蜜敷脸,刚开始脸蛋确实透亮了,结果贪心天天用,结果闷出一脸闭口,这才悟出老话"是药三分毒"的真谛,后来改成每周两次,皮肤反而稳定不少。
厨房里的中药魔法
上周去福建出差,看见当地人用紫茉莉嫩叶煮蛋汤,翠绿的叶片浮在金黄的蛋花里,喝起来带着淡淡的野菜香,老板娘神秘兮兮地说:"月子婆喝这个通乳,比猪蹄汤还管用",回来查资料才知,这花籽还是天然避孕药,旧社会青楼女子常偷偷服用,想想古代女性能用路边野花掌控生育,真是智慧闪光。
不过要提醒各位,这植物虽好也有脾气,孕妇碰不得它的汁液,体质虚寒的人吃多了拉肚子,鲜用时要焯水去涩味,去年邻居大妈直接拿生根炖鸡,结果全家闹肚子跑医院,这就是典型的"偏方乱用"反面教材。
阳台上的百宝药箱
现在我家的花盆里总种着几株紫茉莉,修剪下来的残花碎叶也不浪费,咽喉肿痛时摘两片叶子开水冲泡,夏天晒伤就用花朵敷脸,连家里猫咪剃毛后的皮肤疹,用根茎煮水擦洗都好得快,这棵普普通通的小野花,愣是活成了家庭药箱里的"万能选手"。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年轻人开始在阳台种中药材,紫茉莉这种颜值高又实用的品种特别受欢迎,某宝上种子月销过万,看着都市白领们精心伺候药草的样子,突然觉得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