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进补必看!这些中药炖品让你暖到心里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天气转凉,朋友圈晒汤的频率越来越高,要说咱们中国人的养生智慧,非得数这口热乎的药膳汤锅,不过别以为往锅里丢几味中药就算完事,今天咱们就来唠唠那些藏在汤锅里的养生密码。

炖汤里放中药不是乱来 前阵子看邻居王阿姨端着砂锅追着孙子喂汤,边喂边念叨"黄芪补气""当归活血",结果小朋友喝两口就逃了,其实中药炖品最讲究"有的放矢",就像给手机充电得找对接口,拿常见的四物汤来说,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各司其职,专治女孩子的特殊时期调理,要是换成男生喝这汤,可能就得改成巴戟天、杜仲这类"力量型"药材了。

常见炖汤中药大盘点

  1. 人参家族:野山参太金贵,普通人家更爱用党参、太子参,上周去菜市场看见张叔买土鸡时特意捎了两包红参片,他说这样炖出来的汤能扛一周的夜班,不过人参虽好,可不能天天当水喝,不然容易上火流鼻血。

  2. 枸杞三剑客:当归、黄芪、枸杞堪称炖汤界的铁三角,老广喜欢加蜜枣中和药味,北方人则爱搭点红枣枸杞,有次见楼下面馆煮羊肉汤,师傅往锅里扔了把当归头,那香味飘得整条街都闻得到。

  3. 黑色军团:熟地、黑豆、黑枣这些黑乎乎的食材最懂女人心,同事小林每次生理期都带个保温杯,里面泡着阿胶和黄酒,她说这比红糖水管用多了,不过这些滋补品得像吃补品那样控制量,否则容易腻得慌。

煲汤也有大学问 别看都是咕嘟咕嘟煮,不同药材各有脾气,像贝母这类娇气包,得在汤快好时才进场,有回我妈把西洋参片直接跟排骨下锅,结果炖出来的汤苦得能提神,后来才知道西洋参最好隔水文火慢炖,才能熬出它的甘甜味。

体质不对努力白费 上个月陪闺蜜去看中医,老大夫盯着她的舌苔看了半天,说她这种痰湿体质得少碰阿胶,这让我想起公司小刘,天天保温杯里泡着枸杞,结果越喝痘痘越多,原来枸杞虽好,油性皮肤的人吃多了反而容易上火,所以啊,喝汤前最好搞清楚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别把滋补汤喝成"毒药"。

厨房里的中药柜 我家灶台底下常年备着几个玻璃罐,装着枸杞、桂圆、芡实这些百搭款,有次突发奇想往猪肚汤里加了点白胡椒和春砂仁,没想到特别开胃,现在周末逛超市,看见茯苓饼、龟苓膏这些零食都会捎点,既能当零嘴又能入菜。

最近迷上了"轻药膳"概念,就是用少量药材搭配新鲜食材,试过用石斛汁代替水煮绿豆汤,清甜解暑还不伤胃,不过要提醒各位,药店买回来的药材最好先泡水清洗,有些硫磺熏过的药材得煮久点才能散味。

写到这里砂锅里的鸡汤正咕噜作响,香气混着药材的甘苦在厨房里弥漫,忽然想起老中医说的那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不过在这个全民养生的时代,能捧着暖心暖胃的药膳汤,听着窗外的雨声淅沥,倒也算是忙碌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