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不外传的眩晕调理秘籍,三碗汤喝走天旋地转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10 0
A⁺AA⁻

上个月隔壁王婶买菜时突然天旋地转,扶着电线杆直冒冷汗,去医院查了CT验了血,医生只说"脑供血不足",开了西药却还是反复发作,后来她拎着两盒天麻去社区诊所,老中医抓了几味草药煮汤,连喝三天竟真见效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让人站不稳的"晕"病,到底该怎么解决。

头晕不是病,晕起来真要命 很多年轻人觉得眩晕是老年病,其实现在二三十岁就经常"发晕"的大有人在,我同事小李每天对着电脑十小时,有次站起来直接撞翻椅子,医生说这是典型的"颈性眩晕",还有产后闺蜜总说走路像踩棉花,中医说是气血亏虚导致的"虚眩"。

中医治眩晕讲究"标本兼治"

  1. 痰湿型眩晕:就像梅雨季的墙 张大夫诊所里最常见的就是这类患者,舌苔厚腻像抹了层腻子,这类人往往体型偏胖,爱吃肥甘厚味,头昏沉沉像裹着湿毛巾,老中医常开半夏白术天麻汤,好比给身体开个除湿机,记得配合赤小豆薏米粥,少吃冷饮冰淇淋。

  2. 肝阳上亢型:头顶冒火的高压锅 公司财务主管每次月度结算必头晕,太阳穴突突跳,这在中医叫"肝阳上亢",就像压力锅没泄气阀,经典方剂镇肝熄风汤里,牛膝引火下行,龙骨牡蛎平肝潜阳,平时可以用决明子泡水,再学学八段锦里的"摇头摆尾"动作。

  3. 气血两虚型:身体的蓄电池亏电 产后妈妈和熬夜党最容易出现这种晕,面色苍白、蹲下起身眼前发黑是典型症状,归脾汤加减最对症,黄芪当归炖鸡汤时加几颗红枣,效果比保健品实在,注意别边充电边耗电,追剧到凌晨最伤气血。

家传小偏方,应急有大用

  1. 突发眩晕按"止晕三穴" 去年我妈逛超市突然晕眩,我赶紧给她按内关、合谷、风池,这三个穴位像身体里的急救开关,能快速缓解恶心呕吐,尤其是风池穴,用拇指揉按三分钟,立马感觉脖子轻松。

  2. 厨房里的天然止晕药 新鲜橘皮晒干装枕头,茉莉花冲泡后熏蒸眼睛,这些土方法看着简单却管用,我奶奶还爱用艾叶煮鸡蛋,吃完蛋喝汤,说是能"引火归元"。

避开这些坑,少受冤枉罪 别学对门赵叔,颈椎病晕了半年才治,拖到最后变成慢性眩晕,现在天天戴着颈托,还有人听说天麻治晕就猛吃,结果腹泻不止——再好的中药也要辨证,就像钥匙对锁,乱试反而伤身。

调养才是长久之计 办公室白领可以试试"三分钟养肝操":闭眼深呼吸,双手梳头,重点按压百会穴,饮食记住"三黑原则"——黑芝麻、黑豆、黑木耳,这些都是补血养肾的好东西,最重要的是别拿身体拼业绩,连续加班后一定要补觉。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眩晕伴随剧烈头痛、呕吐或视力模糊,千万别硬扛,中西医结合治疗才是正道,该检查颈椎查颈椎,该调理体质调体质,毕竟脑袋清醒了,生活才能稳稳当当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