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别慌!这碗千年古方专治累丑脸,附赠食疗秘籍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14 0
A⁺AA⁻

最近总感觉身体被掏空?白天犯困晚上失眠,吃饭没胃口还胀气,照镜子发现脸色蜡黄像枯萎的小花,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心脾两虚找上门了!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自媒体人,今天给大家扒一扒老祖宗留下的"续命汤方",附带现代人专属的调养指南。

【你的五脏正在上演"双城记"】 心就像永不停歇的发动机,脾好比身体的粮草官,当这两个部门同时"罢工",整个人就成了蔫儿茄子——心脏供血不足让你整天心慌头晕,脾胃运化失灵导致营养断供,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明明没干啥活,却比加班族还累;明明吃得不多,肚子却像充了气的气球。

【救命药方藏在《济生方》里】 北宋太医局流传至今的归脾汤,堪称心脾两虚的"急救包",四君子汤打底(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配上黄芪补气,当归活血,远志安神,酸枣仁治标,龙眼肉治本,木香防滞,这支队伍就像特种兵,既能修复脏腑又能疏通气血,特别提醒:药店抓药时记得加生姜3片、红枣5颗,小火慢炖才能激发药性。

【现代社畜的改良版用法】 很多上班族抱怨煎药麻烦,教你个懒人法:9克党参+15克黄芪煮水,送服归脾丸,中午饭后半小时服用,既能缓解晨起疲惫,又不影响晚上睡眠,但要注意,感冒发烧时千万停服,不然就像给火上浇油。

【那些年我们吃错的补血偏方】 十人九痔说阿胶,但黏腻的阿胶糕并不适合脾虚人群,有人猛灌红糖水补出湿热,有人吃枸杞吃到流鼻血,其实真正的养脾高手是山药小米粥,加点陈皮既健脾又不上火,每周喝三次四红汤(红皮花生、红枣、红豆、红糖),比盲目进补更有效。

【情绪管理才是终极大招】 心主神明,脾藏意,长期焦虑会暗耗心血,思虑过重直接伤脾,建议大家试试"三吸疗法":早晨对着阳台深呼吸三次,午休前冥想五分钟,睡前热水泡脚时腹式呼吸,配合中成药效果翻倍,但切记不要边吃药边熬夜追剧。

【辨别体质的小窍门】 伸出舌头看看,如果舌苔厚腻像霜打的白菜,八成是湿气重的脾虚;如果舌尖发红像草莓,多半是心火旺,这类人特别适合在归脾汤里加6克莲子心,既能清心火又不伤脾胃,但若是常年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就要把当归换成巴戟天。

【四季调养时间表】 春天侧重疏肝理气,夏天多吃清热不伤脾的苦瓜黄豆排骨汤,秋日重点润肺生津,冬季最适合膏方进补,抓住三伏天做艾灸,足三里、关元、气海这三个穴位轮流灸,比吃补药管用十倍。

所有中药方都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调理期间少吃冷饮、反季水果和深加工食品,这些都会加重脾胃负担,当你发现自己爬楼梯不再气喘,睡觉能一觉到天亮,脸色开始有血色,就说明心脾这对CP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