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说"下巴长硬疙瘩是不是梅毒""后背长痘和性生活有关吗",看得我哭笑不得,作为皮肤科医生,我特别理解大家突然长痘时的焦虑,但真没必要把普通痤疮和梅毒强行联系到一起,今天咱们就唠明白这两件事儿,看完你就能安心祛痘不自己吓自己了。
【先说结论】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痘)和梅毒完全是两码事,就像感冒和骨折的区别那么大,前者是毛孔发炎引起的皮肤问题,后者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性传播疾病,除了都可能出现皮肤症状外,根本没有因果关系。
先搞懂痤疮是个啥 简单来说就是毛孔堵了+发炎,皮脂腺疯狂分泌油脂,加上老废角质堆积,形成白头粉刺,这时候如果碰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就会红肿发炎变成红痘痘,严重时会发展成脓包、结节囊肿。
举个栗子:熬夜追剧后爆痘,吃火锅第二天冒大痘,这些都是典型的痤疮发作场景,特别好发在脸、胸背这些油脂旺盛的部位,年轻人更常见,毕竟荷尔蒙旺盛嘛。
梅毒到底长啥样 这货分三期,每期表现完全不同:
- 一期:最经典的"硬下疳",通常是单个无痛溃疡,多长在生殖器部位,摸起来像硬币一样硬,过两周自己会消失
- 二期:全身出现铜红色斑疹,手掌脚心都可能有,还可能伴随流感症状
- 三期:这才是要命的阶段,可能毁容、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重点来了:梅毒的皮肤表现虽然多样,但有个特点——不疼不痒!如果你脸上长的痘又痛又痒,基本可以排除梅毒可能。
最容易混淆的几种情况
-
梅毒硬下疳vs痤疮囊肿 硬下疳是质地坚硬的溃疡,而痤疮囊肿是深层炎症形成的肿包,两者触感完全不同,前者像摸橡皮擦,后者像摸热水饺。
-
二期梅毒疹vs过敏湿疹 梅毒疹通常是不痒的玫瑰色斑疹,而湿疹往往剧烈瘙痒,还会脱屑,不过这个需要专业医生鉴别,普通人别自己瞎猜。
-
药物反应vs梅毒治疗 有些人口服避孕药或抗生素后会出现类似皮疹的反应,这时候特别容易联想到梅毒,记住任何用药后的异常反应都要咨询医生,别百度吓自己。
教你几招分辨方法
- 看位置:痤疮爱长在油脂多的地方(脸、胸背),梅毒更多在生殖器、肛门等性接触部位
- 观变化:痤疮几天就可能成熟出白头,梅毒硬下疳要两周才消退
- 查感觉:痤疮通常压痛明显,梅毒溃疡反而不疼
- 想病史:近期有无高危性行为?痤疮可不会问这个
遇到可疑情况怎么办 与其对着镜子焦虑,不如做好三件事:
- 拍照记录:用手机拍下皮损形态、分布区域
- 记时间线:什么时候出现的?有没有变大/变小
- 找专业医生:挂皮肤科号,必要时做血液检测
预防才是正经事 防痤疮:
- 每天洗脸两次足够,过度清洁反而刺激出油
- 定期换枕巾,手别闲着抠痘痘
- 高糖奶茶烧烤少吃,补充维生素B族
防梅毒:
- 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 不共用剃须刀等贴身物品
-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的情况
最后说个真实案例:上个月有个大学生满脸爆痘来诊,非说自己可能得了梅毒,检查结果就是普通痤疮加焦虑引发的神经性皮炎,所以说啊,长痘就专心战痘,该吃药吃药该忌口忌口,别自己脑补恐怖片剧情,实在不放心花20块钱挂个号,比在网上搜半天靠谱多了。
皮肤出问题就像汽车亮故障灯,说明身体需要调整了,与其疑神疑鬼,不如养成好习惯,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