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总打瞌睡别大意!中医古方调理气血 安神助眠有妙招

一归堂 2025-04-24 科普健康 1612 0
A⁺AA⁻

"张阿姨最近总说坐着看电视就打盹,遛弯时都能靠在树上睡着。"邻居王婶念叨着,"这是不是身子骨出问题了?"

像张阿姨这样的情况在老年群体里并不少见,很多子女发现父母白天总打瞌睡,常以为是"养老觉"正常现象,其实中医看来,这往往是气血失调的预警信号,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何用中药古方帮老人找回精气神。

老犯困不只是"懒",这些信号要警惕 隔壁李大爷以前每天晨练风雨无阻,近来却总说"起不来床",儿女们仔细观察才发现,老人家不仅白天频频打盹,连看报纸都会不知不觉睡着,还总抱怨"脑袋发沉",这其实是典型气虚血瘀的表现。

中医讲"气为血之帅",人过六十,正气渐衰,当气血运行不畅,清阳不升,就会出现:

  • 饭后昏沉(脾虚不能运化)
  • 阴天加重(湿气困阻阳气)
  • 醒后仍倦(痰湿蒙蔽心窍)

千年古方调气血,对症才能见效快

补中益气汤加减 这个出自李东垣的方子堪称"提气神器",黄芪30g补肺气,党参15g健脾胃,白术12g祛湿浊,配合当归9g养血,柴胡6g升举阳气,特别适合说话有气无力、动辄汗出的老人。

案例:赵叔坚持喝两周后,现在能连续打三圈太极不喊累

孔圣枕中丹改良方 原方基础上加石菖蒲10g、远志6g,龟板胶15g滋肾阴,龙骨20g镇心神,配上茯苓12g利水湿,对半夜易醒、多梦纷扰的失眠型嗜睡特别管用。

注意:这类方子需砂锅慢煎,饭前温服效果最佳

药食同源巧搭配,厨房就是养生堂

  1. 晨起一碗元气粥 黄芪15g+粳米50g煮粥,待水开后撇浮沫,文火熬至米花盛开,连喝一周,你会发现老爸看报时眼镜都不往下滑了。

  2. 代茶饮小偏方 西洋参片3g+枸杞10粒,开水闷泡当茶喝,特别适合总说"口干舌燥"的阴虚体质老人,比功能饮料强百倍。

穴位按摩有奇效,每天五分钟胜过补药

  1. 百会穴(头顶正中) 用手指腹螺旋式揉按,每次3分钟,能立刻感觉头脑清醒,像给大脑做SPA。

  2. 足三里(膝下四横指) 早晚各敲打50下,健脾益气,张大妈坚持一个月,现在爬楼都不喘了。

这些坑千万别踩! × 盲目进补:阿胶、鹿茸不是人人都能吃 × 迷信偏方:土方治大病可能吃出肝损伤 × 忽视基础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嗜睡

写在最后: 看着父母总打盹,别急着嫌他们"贪睡",或许那是身体在敲响警钟——该调理气血了,记住这几个原则:早睡不晚于21点,午饭只吃七分饱,每天晒太阳半小时,必要时找靠谱中医师把脉开方,毕竟千金难买老来健,收藏这些小知识,转给身边打瞌睡的长辈吧!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