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风湿痛又犯了",老张叔揉着膝盖直叹气,王阿姨贴满膏药的手腕也让人心疼,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行血祛风中药里,藏着不少对付风湿骨痛的好方子,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几味"风湿克星",都是实打实在药店能买到的草根宝贝。
川芎——血管清道夫 上次去中药房抓药,老师傅抓起一块黑褐色的根茎:"这是川芎,活血行气的第一把交椅。"别看它长得普通,对付头痛眩晕、关节痹痛可是一把好手,记得隔壁陈婶更年期头晕,每天用川芎煮鸡蛋吃,半个月就见效了,不过孕妇可得躲远点,这活血猛将容易动胎气。
当归——妇科圣药也是祛风高手 都说"十方九归",这味补血明星其实还是隐形的祛风专家,前阵子我妈腰疼得直不起来,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当归,切成薄片泡酒擦患处,热乎乎的特别舒服,但要记住,湿气重的时候别贪杯,每天二两顶天了。
羌活——高原上的祛风铠甲 这味带着特殊香气的草药,可是游牧民族的随身宝,去年去川西旅游,导游特意指给我们看岩缝里长的羌活,当地老乡说煮水泡脚能防寒腿,我们试了下,果然走雪山时脚底暖烘烘的,不过这药性烈,煲汤时放3-5克就够了,放多容易上火。
独活——下半身的守护神 腰以下的问题找独活准没错!我爸当年坐骨神经痛,老中医开的方子里独活是主药,这药材有点怪,必须得用陶罐煎,铁锅会破坏药性,现在药店有现成的独活寄生丸,但急性期还是喝汤药来得快。
桂枝——厨房里的祛风妙药 千万别小看这做调料的树枝!上个月我落枕,外婆让我用桂枝加生姜煮水热敷,当天就能转头了,炖肉时丢几段进去,既能去腥还能驱寒气,但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容易嗓子疼。
这些祛风中药各有脾气,得像交朋友那样摸清它们的秉性,比如川芎配白芷治头痛,当归搭黄芪补气血,羌活遇上秦艽威力翻倍,不过最要紧的是找对体质,寒湿体质适合温燥的羌活,湿热体质该用凉性的忍冬藤。
提醒大家别自己瞎折腾,去年诊所就来了个大妈,把祛风湿的雷公藤当减肥茶喝,结果中毒送医院了,这些药材多数要炮制过才能用,像生半夏得姜炙,附子要久煎,建议先去正规医院辨证,再让药师指导用量。
平时保养也有小窍门:梅雨天用艾叶水拖地能防潮,三伏天晒背补充阳气,冬天喝姜枣茶驱寒,记住风湿是"三分治七分养",别等到疼得受不了才想起这些草木朋友。
最后考考大家:下面哪个搭配最适合办公室久坐族? A. 川芎+菊花(明目) B. 独活+葛根(舒颈) C. 羌活+荷叶(减肥) 答案藏在老中医的茶杯里——用保温杯泡枸杞时加点葛根,这才是现代版的行血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