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老家帮老妈收拾院子,突然发现篱笆底下长了几株毛茸茸的野草。"这不就是野茄子嘛!"我妈顺手摘下一颗紫得发亮的果子,在衣角随便擦了擦就塞进嘴里,看着这熟悉的场景,倒让我想起小时候发烧咳嗽,奶奶总用这种野果子煮水给我喝的往事。
要说这野茄子啊,可是咱们山里人的"天然药箱",别看它浑身带刺长得不起眼,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可是个宝,今天就带大家好好挖一挖这种随处可见的野果子到底藏着多少养生秘密。
【认准真面目】 野茄子学名龙葵,在北方叫黑天天,南方多叫野辣椒,每年夏秋两季,田埂边、荒地上到处都能看见它的身影,植株能长到半人高,叶子像打了蜡似的油亮,开白色五角星小花,结出来的果子先是绿莹莹的,熟透后变成深紫色,剥开薄皮里面全是酸甜的籽,不过要当心,嫩枝叶都带刺,采摘时最好戴手套。
【解毒退烧有奇效】 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邻居家小孩半夜高烧不退,他奶奶冒雨去地里摘了把野茄子,熬水给孩子擦身子,说来也怪,擦了三遍体温就慢慢降下来了,其实古人早就发现这果子是天然的退烧药,《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野茄子全草入药能"清热解表",现代研究显示它含有的龙葵碱确实有消炎作用,但千万别直接吃太多,煮熟了更安全。
【专治各种"火气"】 上火导致的咽喉肿痛,用野茄子再合适不过,我们老家有个土方子:摘半熟的青果子捣碎,加蜂蜜调成糊状,敷在脖子两侧,我试过好几次,敷完半小时就感觉喉咙凉丝丝的,肿痛明显减轻,要是长了口腔溃疡,直接拿紫熟的果子掰开,用汁液涂在溃疡处,那酸爽劲虽然上头,但效果立竿见影。
【老胃病的救星】 现在人饮食不规律,十个里有八个胃不好,野茄子泡酒却是祖传的养胃方,做法简单:摘半斤紫熟的果子洗净晾干,泡在50度以上的白酒里密封两周,每天早晚喝一小盅,对反酸烧心特别管用,不过要注意,胃酸过多或者胃溃疡患者最好先咨询医生,这酒性偏温,热性体质的人要少喝。
【明目护肝有一手】 整天对着手机电脑的上班族,不妨试试这个偏方:每天用野茄子叶煮的水熏眼睛,具体方法就是把新鲜叶子(注意别沾露水)揉碎,开水冲泡后趁热熏蒸,能缓解眼干眼涩,至于保肝作用,村里的老猎户最清楚,他们每次进山前都会嚼几颗野茄子,说是能解酒毒护肝脏,虽然没科学验证,但这习惯倒是流传了上百年。
【外用更是万能膏】 被蚊子叮了包,采片野茄子叶揉出汁涂上,马上止痒消肿,不小心划伤小伤口,用紫熟的果子碾成泥敷上,既能止血又能防感染,最绝的是治痱子,摘几个半生的青果子捣烂,兑上温水洗澡,连续三天保管浑身清爽,不过要提醒各位,皮肤敏感的要先在手腕内侧试敏。
【食用禁忌要记牢】 虽说野茄子浑身是宝,但千万不能瞎吃,未成熟的青果子含龙葵碱较多,必须煮熟煮透才能吃,孕妇要忌口,体质虚寒的人少吃,最好搭配生姜一起食用,另外千万记住,路边喷过农药的绝对不能要,采摘时选远离污染源的干净地块。
最后教大家个保存妙招:摘回来的果子用报纸包着,常温下能放一周,想存更久就洗净晾干,冻在冰箱里随取随用,下次见到这种野果子,可别再当杂草错过了,它可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