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棕子不止填饱肚子!5大隐藏功效让你刮目相看

一归堂 2025-05-18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五月五,过端午,粽叶飘香满屋煮",每次闻到粽叶的清香,总让人想起小时候蹲在灶台前看外婆包粽子的场景,作为端午节的灵魂美食,棕子可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这个传承千年的传统食物里,藏着不少让人惊喜的健康密码。

健脾养胃的天然良方 记得去年端午节,邻居王阿姨特意给我送来刚煮好的白米粽,说是我加班伤了脾胃,当时还纳闷,这软糯的粽子怎么能调理肠胃?后来查资料才发现,糯米经过长时间蒸煮后,支链淀粉充分糊化,形成细腻绵密的质地,特别容易消化吸收,对于食欲不振、胃酸过多的现代人来说,适量吃点温热的棕子,就像给胃部做了次温柔按摩,不过医生也提醒,消化能力弱的老人小孩最好选杂粮粽,搭配点山药红枣,既能补脾又不会给肠道添负担。

补充能量的"古代功能饮料" 前几天健身教练盯着我的蜜枣粽直撇嘴,却不知道这甜滋滋的小家伙可是古代版的"能量棒",每100克棕子热量高达200大卡,相当于3碗白米饭的热量储备,早年下田插秧的农人揣两个棕子当早饭,顶半天饥渴都不带歇的,现在上班族抽屉里备着两三颗,上午犯困时吃一颗,下午加班前啃半颗,葡萄糖快速供能的效果比巧克力还实在,不过要避开咸蛋黄五花肉这种高油高盐款,原味粽才是隐藏的实力派。

补血益气的食疗佳品 我妈总把粽子叫做"女红果",说坐月子的姑妈当年就是靠着红糖姜粽补气血,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红枣枸杞粽里的铁元素含量是菠菜的4倍,红豆薏仁粽富含植物蛋白,配上温补的糯米,简直就是移动的营养站,上个月闺蜜生理期脸色苍白,我给她送了十斤五谷粽,配着桂圆茶吃了半个月,再见时脸蛋已经红扑扑的了,当然要避开冷藏过的凉粽,温热食用才能激发食材的滋补效果。

承载文化的养生智慧 别小看这小小棕子,里面包裹的可是老祖宗的大智慧,艾草菖蒲煮的碱水粽能清热解毒,佩兰薄荷包的凉粽可以祛暑湿,这些配方都是古人对抗时疫的土方子,今年我家尝试用桑叶汁染粽,碧莹莹的粽子不仅颜值高,还能清肝明目,最绝的是岭南地区的药膳粽,茯苓芡实调养脾胃,陈皮山楂开胃消食,把中药铺子搬进了厨房,吃着吃着就把身体调理好了。

与时俱进的创新吃法 现在的棕子早就不拘泥于传统模样,健身房流行的鸡胸肉糙米粽,糖尿病人专属的藜麦粽,连减脂餐都开始蹭粽子热度,上周跟着美食博主学做彩虹粽,把蝶豆花、火龙果汁分层注入,不仅好看更好吃,不过要论养生还是我奶奶的古法方子:头伏晒的箬叶包着现碾的糙米,配上自家酿的桂花糖浆,咬一口满嘴都是阳光的味道。

看着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粽子礼盒,突然想起《本草纲目》里记载:"黍米治寒热,大益脾胃",这传承千年的食物,早被先人赋予了养生基因,不过再好的东西也要适量,每天不超过2颗,搭配着新鲜蔬果一起吃,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养生功效,今年的端午节,不妨亲手包几个应季粽,感受这份来自传统的治愈力量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