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你那泡了整年的老虎姜酒该启封了吧?"村口王大爷拄着拐棍敲开我家院门时,正赶上梅雨季节,他裤脚沾着黄泥,手里提着刚挖的竹笋,目光却直勾勾盯着堂屋墙角那个青釉陶罐,这场景在浙南山区再寻常不过,每户人家灶台底下都藏着几坛子药酒,而老虎姜泡的酒,向来被视作"男人的加油站"。
要说这老虎姜,可不是超市货架上摆着的普通药材,它学名叫黄精,但在我们丽水山区,老辈人只认"老虎姜"这个土名,这物件生得古怪,根茎蜷曲像虎爪,剖开来满是金灿灿的黏液,活脱脱山中药精的模样,前年跟着采药队进龙溪谷,老药农指着石缝里冒头的绿叶说:"瞧见没?这就是正宗的老虎姜,得长在背阴潮湿的崖壁上,吸天地灵气的。"
说到泡酒的功效,村里八十岁的吴阿婆最有发言权,去年寒露,她把珍藏的虎姜酒送给城里工作的孙子,临行前特意交代:"每晚睡前抿一口,比吃人参还管用。"这话真不假,我邻居陈师傅在工地摔了腰,喝这酒三个月,如今扛水泥袋健步如飞,中医说这酒"补诸虚、填精髓",倒是应了山里人"药补不如酒养"的老话。
泡酒的讲究可不少,清明前后挖的鲜姜最金贵,须得洗净晾干,与五十度以上的纯粮酒相伴,有人爱加枸杞红枣增色,也有人家祖传秘方掺着鹿茸,但最地道的法子,还是老辈传下的"三蒸三晒"——蒸透的姜块在竹匾上晒得半干,反复三次,既去了燥性,又锁住药力,去年我按着爷爷的笔记试了次,揭开陶瓮时满屋药香,琥珀色的酒液晃着诱人的光晕。
这酒最妙处在于"润物细无声",不像人参酒上火,也不似蛇酒腥气重,每天早晚各半两,喝着像冰糖水,但连喝半月,手脚冰凉的毛病就没了,镇上诊所的刘医生说,黄精多糖能增强免疫力,皂苷成分抗疲劳,倒是给这土方子找到了科学注脚,不过要见效,非得坚持半年以上,图快的人反而落不得好。
山外人总把这酒当壮阳神药,其实冤枉了它,真正的妙处在于"平补"——体虚的人喝了精神爽利,劳累的喝了筋骨舒展,就像山间的溪水,不急不缓地滋养着一方人,倒是那些急着求效的城里人,往往喝两天就嫌见效慢,倒辜负了这山珍的本意。
泡酒虽好,也有门道,孕妇和小孩绝对碰不得,热性体质的人要兑着凉茶喝,前年村西李家小子偷喝爷爷的虎姜酒,结果流鼻血不止,成了村里的笑谈,最要紧的是选材,现在市面上有用硫磺熏过的姜片,泡出来的酒发酸带涩,跟我们自家晾晒的完全两副模样。
这些年山货越来越金贵,老虎姜却依然倔强地长在深山里,每次进山采挖,老人们总要念叨:"留些根须,莫断了子孙的福气。"或许正是这份敬畏,让这罐传承千年的药酒,始终保留着最本真的味道,下次您要是来浙南做客,说不定能在哪个农家院里,见到正在慢慢醇化的虎姜酒坛呢